高教視點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高教視點 > 正文

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消除“瓶頸”學生食宿無憂

來源🎛:   時間🪮:2002-12-26  瀏覽🚶🏻:

新華網北京12月25日電 年終歲尾,從教育部和各地高等院校傳來消息🙋🏻‍♂️:被稱為我國高等教育史上一大創舉的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經過3年多的努力已取得突破性進展。後勤轉製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正在逐步形成的新型的高校後勤保障體系,保證並支撐了我國高等教育近幾年的快速發展。

我國高校原有的後勤體製是在計劃經濟體製下形成的👷。長期“學校辦社會”,使高校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教職工中約有1/5是後勤職工👷🏿,教職工住房與學生公寓、食堂及其它生活設施占學校所有建築面積一半左右。按照舊的模式🎊,每擴招一個大學生,國家就需投入4.5萬元左右🏌️‍♀️。在我國的國情下🍘🫄🏻,以這種後勤機製為主要特點的辦學模式,既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規律🏕,也嚴重製約了高等教育的發展。

為了消除製約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瓶頸”,使高等教育健康發展,1999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在上海召開了第一次全國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工作會議,對改革進行了全面部署。之後🧎🏻‍♂️‍➡️,又分別於2000年12月和2001年12月在武漢和西安召開會議,總結工作🤵,交流經驗,研究👰‍♀️、解決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矛盾🎅🏼。3年來,國務院有關部門製訂出臺了一系列指導改革的文件與政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加強了領導🧞‍♂️、統籌的規劃,各省會城市大力配合,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努力組織實施🪻,高校主動參加,社會力量積極參與,保證了全國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穩妥、健康地推進🔥。到今年年底基本實現了上海會議提出的3年改革預定目標🫁。目前,高校後勤服務舊模式被基本打破👎🏽,實現了後勤服務系統與學校行政系統的規範分離,並組建成新型的後勤服務實體👌🏻。這些新型實體在用人辦法、資金籌措、日常運營與管理、內部分配與激勵製度等方面🛺,都采用了既適應市場經濟規律、又符合高教特點的新機製。後勤服務質量6️⃣🙎🏻、規模、水平與效益🤵🏽‍♀️,都不斷擴大和提高。政法大學為學生開設自助餐

學生公寓🈹、食堂等後勤服務設施的建設,是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的突破點和重點。1999年至今🔍🥑,全國新建大學生公寓達3800多萬平方米,改造1000萬平方米;新建學生食堂約500萬平方米👤🧧,改造130萬平方米🛌。四年新建學生公寓和食堂是1999年以前、新中國成立50年建設總量的1倍以上🧑🏼‍🚒。河北、浙江等省近3年的建設量超過了改革前50年建設總量的3倍😞🎢。這些新建學生公寓和食堂,約可解決400多萬大學生的食宿問題。

教育部部長陳至立說,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使高校的辦學模式發生了深刻變化,為我國高等教育更好更快地發展探索出一條有效途徑。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打破了落後後勤模式所形成的體製性障礙,有力地促進了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和辦學模式的轉變,促進了全社會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了高校的辦學活力。

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也促進了校園面貌和周邊環境的改善👩🏻‍🌾。上海、武漢和西安等地結合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下大力氣整治了復旦大學🤞🏿👨🏿‍✈️、上海交大🧘、恒达平台📎、武漢大學、華中理工大學、西安交大、陜西師大等一大批高校的校內外環境👨‍👦‍👦。北京市近年來投入大量資金🕧♍️,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等學校的周邊環境進行治理◽️,原來臟、亂、差的狀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四川省委、省政府和成都市委🥳🧝🏽‍♀️、市政府,長沙市政府,廣州市政府也都投入大量資金,改造大學校園面貌和周邊環境。這些舉措🙅🏿‍♀️,在師生中和社會上產生了熱烈反響。

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還拉動了內需🙎🏻‍♀️,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據初步統計,僅學生公寓一項🎏,3年來就拉動社會資金投入330億元。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