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休日,記者在沈陽繁華的商業街看到,男男女女的大學生手持家教廣告牌一字排開,在凜冽的寒風中⛳️,期盼著過往行人的問津。每當寒假或暑假來臨🤰🏽,這樣的“風景”便會壯觀起來。
據了解,沈陽各大學都有學生在校外做家教。在南胡開發區和皇姑區高校比較集中的地區🏊,還自發形成了規模不小的“家教市場”。做家教的學生們☂️,手舉一塊兒小紙牌站在馬路邊求職的景象,對於沈陽市民來說已司空見慣。只要誰家有小孩想請家教👏🏼,到“家教市場”就能找到人選🥸。經過簡單的交談🎶,雙方對價錢認可後,就可以直接把“家庭教師”領回家來。
令人擔心的就是這一點。為數不少的大學生為了少繳中介費而在“馬路市場”上找工作,或是通過無經營許可證的“家教公司”介紹工作,給維護自身權益和保障人身安全帶來了不少隱患。由於沒有相關的中介機構🆕,不用履行任何相關手續,大學生特別是女大學生跟誰走了、到哪兒去了,很多時候沒人知道,這就給犯罪分子作案提供了可乘之機。
這並非危言聳聽⛪️。2002年5月🏘,沈陽某重點大學的一名女大學生被一犯罪分子以雇“家教”為名綁架🤞,並被殘忍殺害。
另據了解🌀,近兩年,沈陽高校女大學生在從事“家教”活動中,受到嚴重暴力侵害的事件已發生不止一起。花季大學生的悲慘遭遇給學校及社會都留下了一道難以愈合的傷口。
為了避免類似的悲劇重演,記者呼籲:首先,大學生作為成年人🖕📻,應該不斷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其次,既然學生課余時間做家教的現象如此普遍,那麽✡️,學生的安全問題就應該引起學校足夠的重視。寒假將至,學校應該盡早對學生進行警示教育🥥,特別要加強組織和管理,包括建立健全相關學生組織和學生勤工儉學信息反饋系統📍,形成網絡化組織和管理,實行學生用工備案製度🧛🏻♂️😁,使每一名受雇學生能在事前對雇用者有個基本的了解,通過學生中介組織查驗有效證件等方式保障學生的安全,盡量減少受侵害的幾率🏊🏿;第三,建立規範化的社會中介機構,將“家教市場”納入規範化管理🤦🏼♂️📃,應該成為有關方面的當務之急👷🏼♂️。
《中國教育報》2003年1月1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