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視點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高教視點 > 正文

發展比高薪重要 媒體稱大學生求職有3亮點

來源:   時間🙅🏻:2003-01-15  瀏覽👨‍🎤📭:

中新網1月14日電 時下🤾🏼‍♂️💇🏿‍♀️,2003屆大學畢業生求職應聘漸入高峰👩🏻‍🍼。從就業市場的情況來看,就業形勢頗為嚴峻。

今天的中國教育報報道稱,2003屆本科畢業生是中國高校大規模擴招後的第一批本科生,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到212萬,比2002年增加67萬人🤤,畢業生就業將面臨嚴峻的形勢。但是,還應看到嚴峻中並不乏亮點🔉。

——亮點一:專長比專業更關鍵

近日,某高校土建系小莫同學到一建築施工企業應聘,用人單位負責人問了他幾個問題,“你能幫我做好一個施工組織設計嗎◀️?”“鋼筋堆場的長度一般是取多少……”有的問題讓他回答起來有些吃力,類似鋼筋堆場的長度取值這些常識問題在學習中很容易被忽略。專業知識掌握不牢固,缺乏實際操作能力,這是大學畢業生在求職中遇到的一個普遍的問題。

是否具備實際操作能力💂🏿‍♀️,是影響畢業生就業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如今的人才市場上🎷,有專長的復合型人才是用人單位競相爭聘的熱點。

某高校地質專業的劉進,學的是冷門專業🧏🏻,畢業分配時,他沒有去專業對口的單位應聘🕝,因為這些單位要不了幾個人⚠,就業競爭太激烈,而且經常要去野外作業🎰,收入也不高,他利用自己輔修的電子專業🖲,被一家小有名氣的IT企業所聘用🧑🏿‍🎤。“對此,我早有準備🎓,從大二開始就選修了電子專業,花了幾千元🦵🏿,大三的暑假也沒有休息,最後🌝,計算機考了十分難得的全國四級🎵,我是憑著這個‘撒手鐧’順利找到好工作的🌰,這是超前決策、超前投資的結果👩🏽‍🎓。”他頗為自豪地說。據說,他的一些同學也是憑著計算機、外貿🚔👱🏻‍♀️、外語等專業技能找到了“婆家”🏊🏿‍♀️。

許多用人單位招聘時🤱🧖🏽‍♀️,對專業背景的限製也逐漸淡化。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知識更新的加快,再學習和培訓的機會增加,個人專業背景的限製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嚴格🫚,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意識到員工的專業知識在經過短時間的培訓後就能掌握💂🏿‍♀️。一位公司的老總認為🍻,現在選人才不能只看專業👎🏻,更主要的是看能力,看有沒有培養和開發的潛能。在這位老總看來,所學專業並不很重要,關鍵要看專長是不是符合公司的需要。

在一次招聘會上🫛,當會計專業的小菲用流利的英語向企業招聘人員作了精彩的自我介紹後,負責招聘的人力資源部負責人當即表示,根據其英語水平以及富有感染力的外向性格,決定錄用她到公司公關部工作👨‍✈️。當問她是否願意放棄專業時,她略一思忖便滿口應承。簽約後,她激動地說,自己雖然學的是會計專業,但現在財務人員需求量減少,憑自己的大專文憑,再想往裏鉆確實很難,幸好有一張“英語六級”的敲門磚,不然還真是守著“金”子沒飯吃呢!

——亮點二:發展比高薪更重要

求職,你要求多少工資🤒?近日,廣西工學院準備為2003屆畢業生製作求職網頁🛰,發布畢業生的簡歷🧑🏽‍🎄,其中有一項是“理想月薪”,絕大部分畢業生的填的都在月薪800元以上,以該校土木994班為例🏃‍➡️,有半數同學填的都在1500元以上〰️,有部分同學還填的是2000元以上。然而,實際上去年就業的畢業生,極少有月薪在1200元以上的。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的巨大差距給大學擇業增加了難度。

一位讀計算機的朋友去年大學畢業🧦,在求職中𓀉,有兩個單位可以選擇🍭:第一家公司答應試用期工資為2000元,轉正後為2500元;第二家待遇要差得多👼,試用期為1000元,轉正後也只有1500元,她最後竟然選擇了後者。據她說,第一家公司的收入雖不低,但工作崗位是電腦操作,說白了就是打字🦵、數據輸入,無需本科生,一個中專生就夠勝任,無疑是高薪低聘;而第二家公司是家著名的企業👩🏽‍🌾,產品在市場上有很高的信譽,更重要的是💆🏻‍♀️,公司很重視、尊重人才🚶🏻‍♂️‍➡️,有一個讓人充分施展才華的空間。不選高薪🧑‍🦽‍➡️,看來是吃虧了👤,但將來可能會更有發展,她的選擇是很有眼光的。

記得前幾年有人問求職的大學生:若清潔工的月薪是3000元🥹,教師的工資是1000元,你怎麽選擇?結果有15%的大學生選擇了清潔工🏄🏿‍♂️🪢。求職擇業盡可能選擇收入高的工作,這本無可厚非,但如果一味地追求高薪而不顧今後的發展機會😀,有時會占小便宜吃大虧。隨著就業競爭的加劇和收入的普遍提高,個人的發展和前途已成為求職者關註的焦點👨🏻‍✈️。擇業時,薪酬已不再是求職者首要考慮的因素,取而代之的是個人發展和企業前景✩。

“馬斯洛需求”表明,人的需求有遞增性🧙🏻‍♀️、層次性✮:生存——安全——交往——尊重——自我價值實現。當基本的物質需求得到滿足後,便開始了新的追求🙅🏻,以前人們“跳槽”,一般往工資多的、職位高的、公司大的✒️、地區好的方向流動,現在有些人眼睛開始“向下看”了,“逆向跳槽”越來越多,沿海地區流向內地,外企、國企“跳槽”民營🚦、鄉鎮企業😨,大公司下聘到小企業⛑,諸如此類的“下跳”,如今時時可見。“逆向跳槽”者,實際上是“以退求進”,實現“曲線流動”。

——亮點三🎅🏼:就業比擇業更要緊

為了把自己推銷出去,找到滿意的“婆家”👨🏼‍🎨🫳,象牙塔裏的學子們可謂絞盡腦汁👩🏽‍🎓,想盡辦法👰,大學生也很舍得在包裝上大花本錢😜💪🏽。名牌服飾🛎、豪華簡歷、手機等成了求職的必備品。有的畢業生更是走向極端🧬,完全不顧家庭和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花錢大手大腳,甚至互相攀比☝️,還美其名曰🫴🏽:“求職需要”。

近日,廣西工學院畢業班學生小袁花了1000多元錢買了一部手機,用來聯系工作,像小袁這樣的同學還有很多,近段時間以來,隨著大學生就業高峰期的來臨🤏🏽,廣西工學院的大學生“手機族”與日俱增🤢,該校畢業班學生的手機擁有率已超過40%👬🏼。許多學生認為就業壓力太大,能得到一個通知面試的電話不容易👩‍🦱,如果是因為用人單位聯系不到自己而錯失就業的機會🧙🏻‍♂️,就太不劃算了👨‍👦。日前購買手機的小田同學這樣說👩🏼‍🔬:“反正工作後也需要手機👰🏽,遲買不如早買🧔🏼‍♀️,買了手機,和用人單位聯系方便多了👭🏼。”但有了手機後👨🏽‍💼,話費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時下就業形勢的嚴峻✍🏽。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很多大學生不得不轉變就業觀——先就業後擇業,他們求職擇業🧖‍♀️,不再像過去那樣追求一步到位👎🏿,而是寄希望於積累工作經驗以後,使自我價值得到較大的提升,從而找到理想的工作🧚。

先就業後擇業💬,大學生們將這作為應對嚴峻的就業形勢的無奈之舉🧋。人們求職謀業總想一步到位,進一個各方面都滿意的單位,但一步登天的幾率畢竟較低,比較實際的方法還是先找一個工作做,然後再尋找新的機會,分步到位🐷。如果斤斤計較眼前的職業崗位是否理想💆🏿♞,那就會失去許多起步的機會🤽🏼。所以,從這個角度說,先就業後擇業,是比較務實的觀念🐯。畢竟一個人參加工作,還只是職業生涯的開始☝🏽,它並不表示你的一生只能在這個崗位工作。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