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面追求大學成績績點👍,即使考試成績早已及格,甚至已經達到了“良”🧞♀️,也要把同一門課反復重修三四次💂🏽♂️💂🏿,造成了教學資源大量被擠占。針對這種現象,復旦大學教務處處長陸靖近日對記者表示🧘🏼♀️,學校從本學期起,將廢止重修覆蓋原成績的做法,引導學生誠信求學。
按照復旦大學的學分製度🦻🏻,學生的總成績和每門課程成績掛鉤🫲🏿,績點作為學生大學四年學習成績最直觀的反映🧕🏿👨🏻🎤,對學生出國和就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參照系🎁👂🏻。為使學生提高學習效果而推行的重修製🤹🏼♀️,卻被一些學生當作提高績點的捷徑。記者近日從復旦大學註冊考務中心了解到,成績好或壞的學生都有一部分對重修樂此不疲,有學生竟然重修一門課程四次之多。
復旦大學此次出臺新規定,要求學生重修課程的歷次成績都將出現在成績單上🧓🏿,而不再只顯示最好成績🏋🏻♀️。據了解🤶🏽🌕,此次改革同時也對補考製度進行了調整,不及格的同學在補考以後𓀀,還是可以再次重修同一門課程。
按以前規定🐆,重修後的總成績績點以歷次考試的平均值計✥,而成績單上只出現最好一次的成績📮。一些學生為求成績單好看,對沒拿到好成績的課程反復修讀🫵,直到成績滿意為止🏨🚴♂️。
這種反復重修的做法在學生中引起了較大爭議♿️,不少學生認為,這是一種不公平競爭♋️。此外,重修學生的增多也擠占了大量寶貴的教學資源,影響到其他同學的常態學習。
陸靖表示,學校有責任為所有學生提供平等獲取學習成績的環境;同時也要盡量保證教學資源合理分配、有效利用🦛👏🏿。重修成績如實記載的做法💨,表明學校培養誠信人才的目標。
據悉🕷,復旦大學還將進一步完善學分製,以引導學生按照教學規律合理修讀。在尊重學生學習自主權的前提下,給那些真正希望獲取知識的同學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
摘自:中國教育報 2004年2月15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