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教視點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高教視點 > 正文

    質疑:一個教授能帶100個研究生嗎

    來源👩🏿:   時間🧑🏿‍🎤:2003-03-07  瀏覽:

    ——政協委員質疑研究生教育“大躍進”

    科技日報記者 羅冰

    3月5日❎🦿,在科協界政協委員分組討論會上,當楊樂委員談到我國研究生教育出現“大躍進”現象時,引起了全場的共鳴。

    身為我國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楊樂委員說🙎,過去五年我們國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科技教育方面🔭,投入增加,並且不斷擴招,一方面證明國家對教育的重視,但另一方面教育質量也出現了下滑。尤其是研究生擴招帶來了嚴重問題。

    據了解,有的導師一屆帶的研究生多達40人、50人,有的甚至超過100人,簡直不可思議,這麽多的研究生,一個導師怎麽能輔導過來?這位政協委員說,從國外的經驗看沒有這樣的🚘,就是我們國家華羅庚、錢學森等大師級的學者帶的研究生也遠遠沒有這麽多🫃🏻。他建議🙏,一名導師帶研究生一般不能超過10位,如果確實需要📐,也要經過批準才行,同時要有一個上限👨🏿‍💼,不超過15個🧑🏽‍🏭。楊樂委員的話音未落,立刻有委員響應📕。陳建洪等委員說🎠,如果一個導師能帶10個學生就不錯了🗳。

    委員們紛紛質疑💪🏼💙,一個導師帶幾十個研究生🧑‍🦳,能否保證研究生的教育質量🤵🏻‍♂️。

    同時大家還指出,現在對研究生發表多少篇論文有統一的要求🥩👩‍🔬,一個博士生要發表三篇論文🫐,而完成一篇論文的周期大約是一年🧏🏼,按照現行的這個評價標準🧎‍♂️🧎‍♀️,研究生從一入學就要進入很專業的領域🕴,這是不科學☢️,也是不實際的🛌🏿🎻。楊樂委員認為🐳🌒,研究生教育有兩個方面🕓,一是要廣泛地學習,打下好的基礎🤷🏿‍♂️,二是在導師的指導下,完成科研過程的完整訓練⛹️。在美國😣🏕,70%的研究生論文是不發表的,對比之下,我們的教育就顯得急功近利😂。

    政協委員、合肥工業大學的鄧善熙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準備了一篇有理有據的文章🌺👮🏻‍♀️。他分析說🧑🏿‍🍼,隨著研究生大量擴招,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暴露出來✅:

    首先是研究生做的“課題”數目與研究生數相比嚴重不足🧅。以研究型為主的超級大學,研究生總數通常在5000-10000人,甚至一萬人以上,以一萬人計,如果兩名研究生同做一個課題👈🏿🧖🏻‍♂️,就要有5000個課題🧛🏼‍♂️。若五名研究生同做一個課題,則需要2000個課題。中國有多少個大學能夠每年擁有如此數量的“真課題”?就算10個“強強”大學包攬了全部國家基金項目,也難以年年如此;其次是研究生論文👩🏼‍🦲🍊,以目前國內雜誌現狀看🖨,人為規定的“286”、“339”種核心雜誌🫴🏻,每年能刊登多少篇文章?假設以300本計🏌🏿‍♂️,有月刊有季刊,以平均每年出10期計,每期可登40篇論文🦸‍♀️,不過12萬篇而已。

    鄧教授分析說,今年全國統招碩博士生總數為27萬人。明後年還繼續每年遞增30%,就算把全國的核心期刊都包了也不夠這些學生畢業!再進一步,這幾十萬篇論文的內容從何而來?不造假才怪👱🏼!論文“造假”現象是必然的,被人發現並在新聞媒體上“曝光”是極少數的🥇、偶然的。

    政協委員的建議和對策是,實行讀學分製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模式🕠,二是取消研究生畢業答辯前要發表多少篇論文的硬性規定。

    教育要發展,體製要創新。培養創新人才🍫,要用創新的模式!

    《科技日報》 (2003年3月07日)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