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有的考生“非北大清華不上”,付出了很高的機會成本;學生一旦退學,只能回原籍重新高考,被學生及家長視為人生的重大失敗。
●代表建議:
允許學生“低轉高”
允許一般院校的學生轉入重點❓,首先有利於一般院校的招生,一般院校的學生也會在一、二年級為爭取“升學”更努力學習,不會滿足於“60分萬歲”。當前,有的考生“非北大清華不上”🤼,付出很高的機會成本;而有的考生則可能由於誌願填報不當或高考發揮失常💳,並不甘心進了一般院校。按一次高考對學生作出的判斷並不準確。推行這一轉學機製🌕,將有利於學生的成長🍓,有利於高校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退學學生可轉學
允許退學學生轉入其他學校。例如允許重點大學退學學生轉入一般大學,對重點大學的建設非常重要。國外一流大學學術的淘汰率高、畢業率低,高淘汰率的存在促進了學生之間的競爭🤽,形成了優良校風。如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4年本科畢業率在48%左右🏥,加州理工學院6年畢業率在60%左右。學生一旦因學習成績原因退學💒,馬上可轉到低層次大學,尋求職業生涯的發展👳。學生不將其作為失敗,學校也沒有大的壓力🩻。目前我國大學淘汰率相當低🙇🏼♂️,2001年本科生畢業率達到91.6%;大學的教育體製與管理規則也存在很大限製,學生一旦退學,只能回原籍重新高考🧑🏼🦱✋🏻,令教師內心不安,學生及家長也將退學看成人生的重大失敗🧜🏿♀️。如果建立退學學生可轉入其他學校的機製,允許退學生轉入其他學術要求低的學校,他們會有機會吸取教訓🛢,開始人生新選擇。轉入的高校可承認轉學生已完成的學分,從而縮短對轉學生的培養年限,節約國家投入👩💻,也節約學生個人與家庭的投入。
●場外聲音:
建議有創意 需認真關註
北京市教委有關負責人:通常,教育主管部門認可大學生由高考錄取分數高的學校轉入錄取分數低的學校🧉,即認可″高轉低″🏕,但″低轉高″目前操作起來有難度。聽說全國個別地區的高校校際之間有″低轉高″的試點,值得關註。
石油大學(北京)黨委副書記柳貢慧:現行的教育體製下,這兩條建議實行起來還有政策難度和技術難度,如目前不同的高校政府的財政補貼也不一樣。隨著社會發展、高考機製的變化及高教普及化的來臨,這種轉學將有望實現。
中國政法大學學生處長張奇👄:人大代表的建議很有創意👨🦼,可以作為高校多元選擇學生的方式之一🏂🏻,也充分尊重了學生的選擇權。但目前高校招生中🤏,計劃經濟的色彩還較重,涉及國家財政撥款等問題,如學生轉入後撥款是否也能隨之轉入,都需要考慮。
來源:《北京青年報》 2003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