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網絡教育在各國都以突飛猛進的速度發展著,但仍有不少教育界人士擔心孩子們因過度依賴網絡而分不清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許多人甚至認為,網絡教育本身就是一種虛擬教育,缺乏真實感和體驗感。
當我們親身體驗了美國加州和印地安那州之間的一堂遠程教育課後,我們對網絡教育的未來充滿了希望👷🏿♂️,因為,網絡教育並不意味著是完全的虛擬教育🙎♂️。
我們曾有幸在加州NLMUSD學區參與了一堂關於宇航和太空知識的遠程教學課。遠在美國東部印地安那州的教師和她的學生們一同出現在大屏幕電視上🧎🏻➡️。這位教師用生動的講解和大量豐富的影像資料,把我們帶進了太空世界。
為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同時也為了彌補遠程教育的“虛擬”特性,課堂上還特別準備了五顏六色的小墨鏡和小扇子,這樣當學生們和屏幕上的宇航員一起“飛向”太空時,孩子們戴上了小塑料墨鏡並扇起了小紙扇,仿佛真的有耀眼的太陽和灼熱的高溫需要抵禦👉🏿。同時課堂上還可以品嘗到宇航員常吃的脫水後的雞蛋🍖🕘、蘋果醬和冰淇淋……整個教學活動中,都能隨時和遠隔千裏的老師交流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幾乎所有的團員都被這種生動、活躍的教學方式所吸引。事實上🙆🏻♂️,這堂遠程教學課在技術方面並沒有什麽新奇之處⛹️,但整個教學活動中所蘊涵的教育理念卻值得深思。盡管學習者是通過遠程傳輸的方式完成了整個學習活動🦕,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是通過一種間接的方式獲得了教學信息,但是,由於有了與網上老師的互動交流,更由於整個教學活動都根據網絡學習的特點🍣,進行了精心的設計和安排,使得網絡教育不再是人們所理解的那種缺乏真實感的虛擬教育🏄🏼♂️😍。
盡管信息技術已被廣泛應用於美國中小學🧑🏿🔬👦🏻,但是在學校的具體教學中⛹🏽♀️,信息技術更多突出的是技術工具的特點👼🏻。不管是開設正式課程的學校,還是未開設正式課程的學校,其信息技術教育都是在向學生教授如何利用這個工具進行學習和交流。信息技術課更多地只是一種課程教育🌵,而不會像數學、物理或化學一樣成為學科教育。
另外,信息技術對課程開發與編製有極大的幫助。中美兩國關於課程的編製與開發過程以及課程觀念可能有較大的差異🦻🏿,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程開發卻可以相互借鑒。如康州教育信息中心和麻省理工學院都編製了一套課程登錄🙃、編製和開發的平臺💽,能幫助教師進行課程的開發與編製,其使用十分方便。教師可以利用這一套平臺進行自己的網上教學資源建設。
《中國教育報》2003年3月14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