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調查顯示🚣🏻,隨著社會競爭壓力的加大👮🏼♀️,大學生承受的壓力也在持續加大⬜️,由此帶來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而且出現了一些新的苗頭。
沉迷網絡出現心理障礙
上周,華東理工大學公布的最新的一項調查顯示🏌️♀️,高校裏那些試讀、留級或被退學處理的“問題生”中,超過8成與平時沉湎電腦遊戲或上網娛樂不能自拔有關📦。調查結果發現,這些學生普遍存在長時間“泡”網的現象,超過8成的調查對象不僅經常通宵上網🧙🏼,平時還因為沉迷網絡遊戲或是網上看碟片而經常逃課😑,導致成績滑坡👩🏿🎤。而且造成了生理和心理異常,嚴重的表現包括情緒低落、思維遲鈍、自我評價降低等種種症狀,醫學診斷稱之為“網絡性心理障礙”👨🏽🎓。
專家建議,高校可以采取系列措施對大學生上網進行引導和管理,但主要還是靠大學生加強認識和自我約束,外因是條件,內因才是根本。
心理疾病襲向高智商高學歷人群
據有關媒體報道,目前到醫院求治心理疾病的患者中竟然以青少年居多,而且多為高智商人群,其中也不乏名牌高校的大學畢業生。
據介紹,出現精神分裂症的青壯年中,很多是要強、好拔尖𓀔、智商相對高的人群📅,工作節奏加快使他們所受的壓力更大👩🏻🦯➡️,生活中又找不到可以舒緩的方式🕛,精神疾病就很容易上身🤹。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在初期與正常人非常相像,就是看起來不合群🍖🤵🏿♀️、有點發悶,有的出現妄想👨🏻🏫,說一些不切實際的話⚾️。如果不是家人忽視🥈,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可以通過提早發現💦、治療將病情減到最低點➞。
教育部門專題調研大學生心理危機
去年湖北高校發生20余起大學生自殺或出走的事件,此事引起該省教育廳的高度重視,一項對此進行的專題調查將於本月啟動🌉👨🏼⚖️。湖北省教育廳將集中開展全省高校師生思想政治狀況滾動調研,對2000年以來全省高校學生自殺(含出走失蹤)個案展開調查,並組織專家學者進行專題研究🐒🩰、分析🧍🏻♀️,把握大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製定行政政策和措施⚗️,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夢雨 李琦)
人民網 (2003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