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視點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高教視點 > 正文

“優秀畢業生”是怎樣煉成的

來源:   時間:2003-04-04  瀏覽🥳:

誰都知道今年的就業形勢嚴峻👐,就業難既考驗著畢業生的能力,也考驗著他們的誠信📫。

在今年的“雙選會”上,筆者發現,有許多畢業生赫然在自薦材料的每一頁上都印有:本人註重講究社會誠信,其中所言句句真實,相關的榮譽證書、發表的文章均有原件🛸,沒有弄虛作假。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一位姓黃的同學🧔🏿‍♀️,大學4年經常遲到🫵、早退、曠課,多次補考、重修。但他的自薦材料裏🙇🏿,卻寫著自己曾擔任過學生會主席🐭,多次獲得“春雨獎學金”,還在國家級重點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這樣的“優秀畢業生”,是如何煉成的?

知情人士透露,作假者的手段不外乎復印+同名同姓+掃描。

將別人的榮譽證書貼上自己的名字,拿去復印一下,就成了自己的“榮譽”;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復印一下來😏,對作者進行“張冠李戴”,就成了自己的“作品”;尋找同名同姓者的文章,輕而易舉,不勞而獲;就這樣,一塊“廢鐵”就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塊“好鋼”。

畢業生在製作假材料過程中,復印是最簡單但同時是最容易被發現的一招,因為用人單位一旦提到要看原件,就會露馬腳🛺。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各高校附近的打印店裏,打印師傅會使用高技術幫你“搞定”一切。他先是將原件用掃描儀掃入電腦,換上相同字體、字號的新姓名🍚,再用彩色打印機打印出來👊🏽,套上相匹配的封套,一份與原件幾乎一模一樣的實習鑒定或榮譽證書便“應運而生”了。此項業務盡管收費高,但畢業生為了前程都樂此不彼。

在畢業生的學習成績方面♖,和學校領導關系密切的“學生官”自然很容易作假🐴。再加上就業率逐漸成為各高校辦學質量的主要依據,因此,對學生的成績,各高校負責人也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畢業生也會要求適當提高考試成績,如果不行就幹脆寫上“現修”或“待考”等字樣🏌🏻,避免“露餡兒”。

作假手段的高明,使得用人單位往往防不勝防。一家電力公司的負責人告訴筆者🦍,不久前,他在一家知名報刊上發表了一篇長達6000字的論文,在某高校的校園招聘會上,他驚奇地發現自己的論文成了該校一位叫梁婷的畢業生的文章👩🏻‍🔧。當該公司負責人問梁這文章是不是她寫的時,該學生信誓旦旦地說👨🏿‍🎨:“當然是我寫的,我文筆一向不錯🧑🏼‍🔧。”臉都不紅一下。

受就業壓力的影響🪸,畢業生自薦材料“註水”行為普遍存在。其中有社會原因,也有高校和畢業生自身的原因,我想問的是🏋🏽‍♀️,真的就沒辦法改變這種狀況嗎?誠信靠什麽來實現?

《中國青年報》 2003年4月04日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