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深入開展,教育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有數據顯示,從1999年到2001年🧑🏻🔬,全國中小學的電腦臺數從165萬臺增加到367萬臺🔑;兩年間,中小學校僅在PC上的投資規模就達到60億—80億元;2002年中國教育信息化市場規模超過200億元,增長速度達到24%強。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不看到,我國教育信息化🙌🏿、特別是中小學信息化的建設水平還相當低,還存在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
針對當前教育市場的行情👀🗄、未來教育市場的發展方向,以及行業廠商應該如何助力教育信息化發展等問題,清華同方應用信息系統本部有關負責人🏌️♂️🏄🏿,近日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加強溝通 各取所需
清華同方應用信息系統本部副總經理孫中亮認為,教育信息化市場雖然近年來蓬勃發展,但還遠未像金融等行業那樣成熟🥀。相對而言📌,教育市場仍然是比較難做的領域,在這一領域中的市場運作,並不是高投入就一定有高回報,這是由教育行業的特殊性所決定的🌐,如資金回款難、需要分期付款等等。
如今,在基礎教育領域存在的問題是:一是資金投入仍不是很充分🧝🏿♀️;二是重硬件、輕軟件和管理的傾向仍然比較嚴重。此外,目前進入基礎教育信息化領域的廠商主要有兩類——教育資源運營商和IT技術型廠商💵,兩者之間沒有交融,導致各自都有天然的缺陷:IT技術廠商對教育缺乏深刻的理解🤸♀️🚴♂️,做教育資源的廠商又對IT技術不夠精深。
至於高等教育領域,盡管高校在信息化的過程中不缺乏技術實力,但學校間的信息溝通不夠🎃,浪費了大量的教育資源。另外🖖🏻,由於目前高校信息化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行政管理部門,而非教學部門,這就形成了學校急需利用IT技術提高教學質量的尷尬局面。
因此🏃♀️,要想從整體上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不僅教育資源運營商與IT技術型廠商需要溝通👩🏿✈️,學校之間需要溝通👩🏼🏫,而且學校與行業廠商之間也要進行溝通📬。
定位明確 量體裁衣
教育信息化的提出和實施,使很多廠商看到了其廣闊的市場前景👧🏼,也吸引了眾多廠商投身於其中。但是🙅🏿♂️,為什麽很多廠商和企業在競爭中敗下陣來▶️🧑🏽💼,乃至銷聲匿跡?在孫中亮看來🤚🏿,其主要原因是對於自身定位的不夠準確。教育市場是個非常大的市場🏌🏻♀️,需要進行細分🔜,針對不同的市場,銷售的方法不同,渠道也會不同。因此,結合自身優勢給自己定位🤦🏿,這對於廠商和企業來說非常重要🫄。合理的定位既可以推動渠道建設的良性發展,將渠道體系的建設提到一個更高的高度✍️,而且對廠商最終形成品牌及核心競爭力都有著較大的影響🕵🏿。
另外,廠商或企業也要根據市場需求🤾♀️,有針對性地開發產品,即量體裁衣。對此,清華同方應用信息系統本部教育行業事業一部總經理周俠深有感觸地說,首先需要明確一個概念👨🏼⚖️,“IT產品不等於教育產品”🧑🏿💻。單純的一臺PC,可以用在學校,但也可以用在其他行業。真正的教育產品是由IT產品+全新的教育理念構成。
因此,一味地求全責備並不適合當前的教育市場,這樣做不僅難見效益👦🏽,而且會使廠商在經營上陷入困境。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通常人們的手機只使用10%左右的功能就夠用了,但人們卻往往花很高的價錢買了100%的功能,這就形成了資源的浪費,而浪費的代價卻完全要由用戶來承擔。對於普教市場也是一樣🧏🏿♂️,如多媒體教室的硬件開發方面,從教學環境出發思考,只需要滿足信息化教學和學生學習PC操作等一些重要功能就可以了🫱🏽🚏,基於這種原則而開發的設備,其價錢自然也就降下來了。因此,在教育這個資金短缺的領域🦽,市場需求更多的是“夠用就好”,不是“一應俱全”🆖。
方案產品化 產品方案化
在談及廠商用何種方式占領市場🐱🤵🏻♀️、引導市場時,周俠指出,“方案產品化🏊🏽,產品方案化”是同方一直堅持的理念👍🏿,也是未來教育市場競爭的關鍵。所謂方案產品化,就是將方案像產品一樣固定下來🧑🏻🔬,在使用上簡便🕖,只需看說明書、安裝手冊就可方便使用🌅。所謂產品方案化,就是如多媒體教室🧝🏽♂️、多功能教室、數字化圖書館等進行多項集成的產品🌠,用方案的形式表現,著眼於解決教育領域的問題,而不是賣產品🕤。總的說來,學校對於信息化的需求是立體的😁,單純地購買產品不僅存在兼容的問題,也難以應對學校不斷發展變化的需求。因此♿️,能夠在產品中“集成”具有靈活性的解決方案🧑🏽🍳🏘,並最終以產品的方式引進學校*️⃣,既方便了學校🧑🏽,也適應了未來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趨勢🦑。
“我認為😠,品牌廠商占據主導地位的時代已經到來🧑🏻🏭!”周俠最後說。
《中國教育報》2003年4月25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