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誌願者談誌願服務西部
“當一名誌願者,到西部去🫘,這是我多年的夢想🔷!”
“到祖國最需要我們的地方去🧋,是當代大學生的責任🪱🐈⬛。”
“把青春和智慧貢獻給我們的時代,是我們每一位大學生應盡的義務🗳🧑🏽💻。”
這是大學生誌願服務西部計劃啟動連日來🏌🏽🐕🦺,首都各高校誌願者共同的心聲。
“去西部,將使我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彩。它將磨練我的意誌🏌🏽♂️,培養我的品格。”6月15日晚10點50分,面對記者,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專業學生莫鋒由衷地說📞。那首《絲綢之路》樂曲,曾喚起出生在廣東清遠、今年23歲的莫鋒對西部那種純凈大自然的向往。“我能想象那裏的貧瘠,但作為大學生,參加建設西部,責無旁貸。”今年2月份以來發生的非典疫情給國家帶來的嚴峻挑戰𓀕,更堅定了他服務西部的信念。為此,5月中旬,莫鋒還給有關中央領導寫去了一封信。信中他建議國家能製定更多的政策為西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他說▶️,大學生誌願者服務西部計劃,使他有了實現自己報效祖國的機會🉑。為此🏑,他毅然決然放棄了已和深圳疾病預防控製中心達成了的就業協議👄。他表示:“能到西部去做一名白衣戰士🛸,傳播知識、播灑文明、奉獻愛心,是我人生中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面對服務甘肅貧困縣的抉擇,中國青年政治學院華偉興致勃勃:“當代大學生應該更多地思考:‘我能為社會做些什麽🌝?’而不是社會能給我們些什麽🤹🏼。”“我是學青少年教育工作的🧑🏿⚕️,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鼓勵、幫助更多的西部孩子成長🧔🏼♂️、成才,用他們的智慧建設自己的家園!”來自江西革命老區💪🏼、今年23歲的華偉對未來信心滿懷。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分校年僅21歲的管鋒已不是第一次當誌願者了。2001年在北京舉行的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他就有幸當上了“彩虹誌願者”👼🏻。“父母對你誌願服務西部支持嗎🏊🏼?”“當然,兒行千裏母擔憂啊!但作為一名大學生,尤其是共產黨員大學生,在祖國和人民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首先考慮的應該是責任✌🏿,是模範帶頭作用🦾🐇。”管鋒說🥄,他的父母都理解他,並表示了支持👨🏿💻。
“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比起我們的父輩少了很多吃苦的機會,我的父母就經常跟我講🧕🏼,只有經過磨難,才會知道生活的甘甜。我想擁有了服務西部這樣一段經歷🏌🏼♂️,經過這樣一種鍛煉,培養起自己吃苦耐勞的品質👴🏿。這樣🫴🏼🔺,當我面對困難的時候,才能遊刃有余。”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23歲的徐彩峰真誠地表達了他當誌願者的心情。
做誌願者👭👴🏻,服務西部,建設西部!大學生誌願者服務西部計劃在高校引起了強烈反響👧🏿。在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高校,已經有許多有誌青年學生報名參加誌願服務西部計劃。
引導那些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優秀大學生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知國情、受鍛煉🛌🏻、增閱歷、長才幹🧑🍳🕓,同人民緊密結合、為祖國奉獻青春,是具有時代特點的舉措🧑🏿🍼。團中央書記處書記趙勇認為,現在的青年生活在改革開放時期👨🏻🎓,受到的磨練,經受的艱苦並不多,對他們來講💆🏽,以誌願者服務的方式到西部去🧑🌾,了解國情🫰🏽、磨練意誌、增進同人民群眾的感情,提高自身素質,既為祖國建設作出了貢獻,也是一種十分需要的鍛煉🔨,為他們的成長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過去參加過團中央發起的扶貧接力計劃的青年誌願者,通過誌願者服務,他們在各方面經受了鍛煉👂🏽,許多人完成誌願服務後,回到原來工作崗位都成為業務骨幹。完全可以預期☎,誌願者服務西部計劃的實施,將培養造就一大批既有現代科學知識👨🏿🦳、又有基層工作經驗和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優秀青年人才。
面對誌願者服務西部計劃👻,誌願者們說🏊🏼♀️,他們只是在做當代大學生應做的事情。他們說⚄:“沒有優惠政策鼓勵,我們也會去!”他們共同的心聲是:一個有理想的青年只有將自己的前途和命運與祖國強盛、人民的幸福緊緊相聯,努力將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獻給他的那個時代☎,生命才有意義,青春的歲月才會更顯生動、精彩👦🏿。
光明日報 (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