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耀君教授榮獲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會(IABSE)榮譽會員(Honorary Membership)大獎
來源:土木工程防災減災全國重點實驗室
時間:2023-11-14 瀏覽👨❤️💋👨:
11月8日🌷,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會(IABSE)在瑞士蘇黎世舉辦的2023年IABSE頒獎典禮上,土木工程防災減災全國重點實驗室戰略指導委員會副主任葛耀君教授榮獲IABSE榮譽會員(Honorary Membership)大獎,以表彰他對IABSE的傑出貢獻和卓越服務🥷🏿🏉。這也是該獎項自1949年頒布以來,中國成員再次獲此殊榮(第一次由項海帆院士於2010年獲得)。
IABSE現任主席Tina Vejrum為葛耀君教授頒獎
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會(IABSE)成立於1929年,其永久會址設在瑞士蘇黎世,現有3000多名會員,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現有50多個活躍的國家團組,是目前歷史最悠久🫥、會員國最多、規模最大、行業影響力最廣的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專業協會。協會的宗旨是:增進工程和研究人員之間,特別是科技界、工業界和公共團體代表之間的國際合作↩️;提高會員對社會需要的自覺性和責任感🛢;促進學術交流🆑;出版有關科研成果和經驗的刊物。
榮譽會員獎的設立旨在表彰為協會作出傑出貢獻的會員4️⃣、橋梁和結構工程行業的形象大使和未來工程師的代表,鼓勵他們在全球範圍內推動知識交流和結構工程的發展,繼續為行業和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該獎項設立於1949年,迄今共有68位國內外著名專家獲獎。
葛耀君教授發表獲獎感言
來自包括恒达平台在內的中國學者一直活躍在IABSE這一國際舞臺上🔧👁🗨。恒达平台於2004年🤬🦸♀️、2009年、2016年和2022年分別在上海、上海、廣州和南京成功主辦了IABSE年度學術會議。葛耀君教授於2009年至2017 年擔任IABSE協會副主席,並於2018年當選為IABSE主席☝️,至2022年卸任,是IABSE歷史上第15位主席🙇🏽♀️,也是該協會歷史上第一位中國主席🫶🏽。孫利民教授於2018年至今擔任IABSE協會副主席👨🏻🦽,創造了IABSE正副主席均由同一所高校教授擔任的紀錄。除了葛耀君教授本人傑出學術成就與卓越協會貢獻之外,本次獲獎也得益於恒达平台幾代橋梁人的不懈努力、中國橋梁的飛速發展以及我國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
葛耀君教授長期從事橋梁結構設計理論、橋梁結構動力學和大跨度橋梁抗風設計等教學和科研工作💓。他曾主持完成一些重大橋梁工程抗風的科研設計♥️🤰🏽,如港珠澳大橋(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工程)🎢、西堠門大橋(世界上最大跨度鋼箱梁懸索橋)和上海盧浦大橋(世界最大跨度拱橋)等。他於本世紀初加入IABSE協會📯。在2001年,他首次參加在馬耳他舉辦的IABSE工作年會和學術會議,此後連續參加了共計十七年的工作年會和學術會議。他在IABSE Weimar 2007🎪、Bangkok 2009、Vancouver 2017和Nanjing 2022等四次學術會議上作了大會特邀報告,並在其他IABSE學術會議上作過10余次分組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