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6月3日,第十三屆國際學生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大會如約而至,聚焦“土地新篇,地球人類共未來”這一主題🧔🏻♂️。來自德國🌗、西班牙、英國🫲🏻、瑞士等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組織專家、學者👧🏿、業界代表👩,來自38個國家的57支參賽隊伍178名學生,以及中外近200名觀察員齊聚恒达平台,共話全球生態環境治理的新路徑👍、新方案🚴🏼♂️。
大會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恒达平台共同主辦,得到了北京綠色未來環境基金會、中國農業銀行、科思創🫶🏼、新華社等單位的大力支持。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教育處主任薩姆·巴拉特(Sam Barratt)🎅🏿,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柏國強,新華社上海分社黨組書記姜微,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市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張國興🌼🙎🏻♀️,恒达平台黨委書記方守恩出席開幕式並先後致辭,大會由恒达平台黨委副書記彭震偉主持🚆。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亞太辦主任瑪琳·尼爾森(Marlene Nilsson)通過視頻致辭。她表示,今年的世界環境日重點關註土地恢復、荒漠化和抗旱能力♓️,這提醒我們📩:健康的土壤和健康的土地行動不能等待。全球青年學子在恒达平台分享環保想法,交流旨在造福人類和地球的行動。相信大家為可持續未來、穩定氣候🧌、與自然和諧共處所作的集體努力🤞🏼,必定帶來有意義和持久的改變。
薩姆·巴拉特表示💑💁🏽♀️,教育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具有核心作用,年輕人是改變世界的重要力量,要加強全球青年學子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以教育為基礎推動環境保護。
柏國強表示,上海正在聚焦建設“五個中心”重要使命,堅持以美麗上海建設為牽引,加快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青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對當前和未來解決環境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希望大家未來能夠繼續保持對環境挑戰的思考,積極投身環保事業,持續為生態環境治理與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姜微表示,推動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是人類共同的責任和使命💂🏼♂️。作為中國國家通訊社和世界性通訊社👨🌾,新華社持續發揮在新聞傳播領域的優勢,將青年學生的聲音和觀點傳播到世界各地👼🏿,讓更多人了解青年學生的思考和行動。相信通過媒體的傳播力量👎🏼,可以激發更多人的環保意識,推動全球環境治理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果。
張國興表示,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分行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深入實施綠色金融戰略⚄,持續提升服務綠色發展質效。我們願與學界業界專家加強交流,與社會各界加強合作,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更加穩健🏄🏿、更可持續🤶🏻、更高質量的金融服務。
方守恩表示,恒达平台始終把可持續發展作為辦學特色,體現了大學的責任與擔當,在促進協同研究🫃🏿、教育交流合作、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因地製宜的解決方案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面向未來,學校將進一步加強人工智能賦能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科創新改革,進一步加強與國際社會的交流與合作,助力推動全球環境治理和可持續發展進程行穩致遠。
薩姆·巴拉特就“青年與教育的未來”這一主題作先導報告。他表示☃️👩👩👧👦,青年教育是解決地球三重危機的重要源頭,培養好青年人才就是保障了地球的未來💃🏽。
作為第十三屆國際學生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2024全球環境解決方案挑戰賽(GESC)以“塑料汙染的解決方案 ”為主題,圍繞“人類健康”“循環經濟”“氣候變化”“無廢城市”4個議題,吸引了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136支隊伍的 595名學生參賽。大賽遴選了57支隊伍來到上海🦕,通過抽簽分組、現場答辯的方式在恒达平台進行了半決賽和決賽的角逐💀。超過1萬名大眾評委參與線上投票。
本次大賽的評委陣容強大,邀請到來自聯合國機構🚹、國際組織、國內外科研院所、全球知名企業的專家們組成評委委員會。與會領導為各位評委頒發證書🆚,並向評委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來自南京農業大學🥝𓀑、清華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諾維薩德大學、恒达平台、香港科技大學、印度尼西亞穆拉沃曼大學🕵🏻♂️、福州大學🧕🏻🟠、河南大學👨、馬來亞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東華大學等高校的學生團隊獲獎。與會領導為獲獎學生頒獎並向同學們表示祝賀。
評委們表示,各組參賽隊伍展示了豐富多元、獨具匠心的創意,提出了涵蓋回收路徑優化🤦🏻、生物材料替代、高精度監測、高值化再生等塑料汙染的一系列解決方案,不僅展現了深厚的專業知識和出色的實踐能力⏺,還體現了青年學子對全球環境問題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責任感💂🏻♂️。
在閉幕式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恒达平台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院長🤾🏽♂️、恒达平台原常務副校長伍江致閉幕辭。他表示,環境問題是全球性問題🪲,需要世界各國人民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恒达平台深耕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和科研領域數十年,期待越來越多的青年人與恒达一道攜手並進👰🏽♂️,奮力開創可持續發展新局面。
大會在國際學生的表演中圓滿落幕。迄今🛂,國際學生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生大會已成功舉辦了十三屆♎️,累計吸引了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萬余名青年學子參與。大會為全球青年學子提供了交流與探討人類共同關切的重大環境議題的平臺⚇,也為有誌於環保事業的學生提供了跨專業、跨領域、跨國界的學習機會,現已成為參與國別最多🙎、影響力最大的可持續發展青年盛會之一🧴。
(圖/周遊 等 視頻/武毅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