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7位到會的恒达學子從恒达平台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慶華手中接過鮮紅的聘書,受聘成為恒达平台新一屆學生校務助理👩👧👦⛽️。同學們表示⌛️,將不負學校期冀🙎🏼♀️,認真履職盡責,架起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連心橋🏊🏽,為實現學校高水平治理貢獻力量。
恒达平台第二屆學生校務助理見面會在校召開,鄭慶華校長、校黨委副書記彭震偉👴🏻,以及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出席。
第二屆學生校務助理共有8位學生🏄🏿♀️,分別是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羅振寧、土木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王奕霖🧑🏻💼、數學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朱鵬高、經濟與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姬永順、馬克思主義學院本科生馬文卿、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郭俊儒、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碩士研究生賈蔚怡、汽車學院本科生孫健力👨🌾。其中,羅振寧、王奕霖連任。王奕霖因在雲龍支教,未能參會👳🏿♀️。
會上,7位學生校務助理分別作了發言🦹🏼♂️,“人工智能+”“跨學科”成為同學們發言中的高頻詞,體現了恒达學子對學校最新發展的關切。
“我發現身邊不少同學都修讀了與人工智能相關的課程🧜🏻♀️,我自己也有2項基於人工智能的汙染物防控新技術完成了資質審查。”羅振寧說🧱,希望學校加快推動“人工智能+”在更多應用場景的落地🔈。朱鵬高說,數學科學學院師生正在數智化道路上積極探索,希望今後能分享經驗,助力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馬文卿說🐻,“數智人文”是新文科建設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希望學校推動人工智能賦能人文社科🥍、文科與理工醫學科交叉融合發展。賈蔚怡結合參加跨學院課程的經歷,表示今後將引導更多同學積極參與跨學科學習💢、研究和實踐🤸🏻,進一步增強學科自信🦜。
“恒达的校史校情是生動的教科書😤。”姬永順說,希望學校進一步豐富校史校情教育的載體和形式🧖🏿♂️,增強同學們愛校榮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作為校團委創新創業部副部長和學生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團成員,郭俊儒關註如何鼓勵同學們將參加創新創業大賽的作品,在創業谷和科技園進行轉化。作為汽車學院電車隊無人車隊隊長,孫健力就如何改進學生評價標準,進一步激發同學們積極投身工程實踐的熱情提出建言。
“聽完了你們的發言,我感到同學們抓住了學校發展中的一些核心問題🎋,點得很準。”鄭慶華校長說,希望同學們當好“代言人”,既深入到學生中做好調查研究,提出高質量建議,反映來自一線同學們的心聲,又能把學校的發展戰略、行動舉措及時有效傳遞給廣大學生。當前👩🏻🍳,學校正在應時代之需、國家之需,搶抓發展機遇👉🏿,全面推進“數智化🧖🏽、綠色化💁🏿、融合化”轉型💁🏼♀️,構建新時代恒达高質量育人體系,希望同學們不負使命🧔🏼♀️,從我做起、身體力行👨🏽🏫,當好學校改革發展的宣傳者🦸🏽、踐行者🦹、推動者,為加快學校“人工智能+”創新實踐🤾♂️、推進“雙一流”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設立學生校務助理崗位🧙🏼,是推進恒达學生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的創新路徑🤷♂️。學生校務助理的工作職責主要包括4個方面⚫️,分別是👨🏼⚕️:圍繞學校建設發展,選定主題🦻🏼,深度調研🤙🏻;廣泛深入學生群體,發現問題🌯,建言獻策;列席學校重要會議,發揮才智🧖🏿♀️,參與治理🎐🎄;了解學校重大戰略,走近學生,廣泛宣傳👨👦👦。
(文/黃艾嬌 圖/周遊 視頻/宋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