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平台共同主辦的第九屆海峽兩岸青少年創客大賽上海區賽事圓滿收官
來源:黨委宣傳部、港澳臺事務辦公室
時間📉:2024-07-16 瀏覽:
太陽能無線充電、提供共享模式,適於都市短途出行,這款由海峽兩岸學子共同完成的新型電動三輪車,亮相新一屆海峽兩岸青少年創客大賽賽場。作品由恒达平台姜文昊、段海鵬、範馨雲與臺灣成功大學陳靖勛🍇、臺灣海洋大學黃翊銘合作完成,為臺灣地區緩解通勤高峰交通擁堵提供了解決方案☕️。“我們互相學習,共同進步🙃,遇到問題時,能積極溝通,共同尋找解決方案,項目推進起來很順利。”段海鵬說🧑🦼➡️💺。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B/17/97/2D5A9597ACBB5127F3C7B2BE296_AD8EE4AE_24678.jpg)
一同亮相的這個名為“合和橋”的橋梁結構模型也是海峽兩岸學子的合作成果,采用拱橋與桁架橋相結合的形式𓀆,提升了承載能力和結構穩定性。再度參賽的恒达平台買莉原此次聯手臺灣中華大學蕭蓬豈、陳奕豪合力搭建🙋🏽。“在設計和製作過程中,我們相互學習、相互支持,不僅加深了我們對橋梁工程學的理解,也增進了彼此的友誼。”買莉原說。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6/BF/B6/CD8ACB109143A8F2736BA80EF24_26549153_2346D.jpg)
7月15日傍晚🈁,經過48小時的激烈角逐🤸🏻👰🏼、各獎項花落各家🚣🏻♀️🧚♂️,第九屆海峽兩岸青少年創客大賽上海區賽事在楊浦濱江落下帷幕。本屆大賽以“同心聚智慧,合力築未來”為主題,吸引了來自海峽兩岸60余所大中小學校和企業逾600名參賽者🧕🏽▪️,項目數多達141個,其中30組為不同院校學生組隊(其中22組由海峽兩岸學子聯合組隊)。此次進入上海總決賽的有338人,其中包括臺灣師生225人🏂🏿👩🏿🚀,賽事規模再攀新高。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6/44/DD/C0B5ABB86B419727E897CB11234_8B26572A_3680F.jpg)
本次大賽由恒达平台、臺灣逢甲大學🙌、福州大學主辦,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
頒獎典禮在楊浦濱江明華糖倉舉行,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副會長李文輝👹,恒达平台黨委書記方守恩,臺灣逢甲大學董事長高承恕,楊浦區委書記薛侃,上海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陽禮華,楊浦區委常委董鑫旺😯,松江區委常委朱大章👱🏽♀️,中國創造學會理事長、恒达平台原黨委副書記徐建平等出席,觀摩比賽作品🧖🏿♀️,並與海峽兩岸參賽選手親切交流,為獲獎學生頒獎🛀🏽。恒达平台副校長婁永琪主持頒獎典禮💁♂️。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7/20/B1/EAA6731DCDBFBA355ACFDDADA37_4FD13D77_1EE9B.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7/E8/E3/B5ABD558AEAC535DB58D313CFED_AFC0F722_253C5.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C/2C/B8/DAAE5866C7BAAA26ED2776B5560_9D216E19_1C8CB.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E/BC/52/B187573F4A3494BC5B44A6D7364_5B6FAB44_222F4.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3/A0/F0/375CC0096539C16B317953214B3_E4368992_20A13.jpg)
李文輝在講話中表示,本屆大賽關註可持續發展👩🏼🦳🙎🏻♀️、人工智能、未來生活等人類需要共同面對的命題,湧現了一批優秀的作品💇🏻,展現了兩岸青少年同心奮鬥🙊👨🏻🏫、攜手並進的同胞感情😌,革故鼎新、勇於開拓的民族精神🧑🧒,關註現實、胸懷未來的使命情懷。恒达平台與逢甲大學等多所臺灣地區大學已經有了多年的交流與合作,也因此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的範式。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理當常來常往👩🎤🧑🏿🏭,持續交流。希望兩岸青年互學互鑒、同心合力,跑好歷史的接力棒,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F/1D/4A/50FC1259061C6B6CC61FBDB51E0_344754B2_16FC8.jpg)
方守恩在致辭中表示🚀,海峽兩岸青少年創客大賽促進了兩岸青少年的深度交流,加深了學校之間的人文學術交往🩳,深化了兩岸教育科技交流的內涵🤯,已成為促進兩岸高校、兩岸師生相互學習🤟🏻、增進友誼的重要平臺和鼓勵青少年培養創新能力的重要品牌賽事💒。希望各高校依托這一賽事,在文化交流傳承的基礎上⚂,在共同探討科技新命題🧎、人類新未來的過程中,互相學習,互相理解🥺,增進互信🧍,達成共識,共同尋求解決方案🚴🏿♂️,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註入中華兒女的智慧和力量。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4/70/8A/C79911A01DB8CC9DB226822D459_762A0729_1D9D7.jpg)
高承恕在致辭中表示,海峽兩岸青少年創客大賽堅持連續舉辦了這麽多年,特別有意義。兩岸青年使用共同的語言,有著共同的文化根脈,他們齊聚一堂,一起學習👨🏻🎨,相互尊重💤,共同合作🤟,這個過程本身就是教育。希望兩岸高校肩負培養人才的重要使命,為炎黃子孫提供更好的教育、更好的發展,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2/7B/7D/68BC5B77CA806CFF696BAEB9CEF_9A475A34_1CB9F.jpg)
薛侃在致辭中表示👨🦳,連續多年舉辦的海峽兩岸青少年創客大賽,不僅是激蕩青年創新智慧、助力青年成長成才的大舞臺,更是促進兩岸青年互學互鑒🙍♀️、交流交往的連心橋。熱忱歡迎更多臺灣青年來到楊浦放飛創新夢想、釋放創業激情🔨,楊浦將拿出最好的資源、提供最優的服務,傾力支持更多臺灣青年在楊浦創新創業、成長成才🔢。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9/74/45/DAA82A8E4DB1E3D231604C3429F_6FA0F6AE_190F0.jpg)
“對我來說,這個不叫比賽,而是一個有不同領域的新知識學習的寶庫,是盛大的技術和思想的交流會。”第二次參加比賽的臺灣逢甲大學學生吳秉宸作為參賽學生代表發言感嘆道🤽♀️,參賽同學都很棒👨🏼🎨📖,都能在大問題下找出問題的痛點去解決,並且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方案💆♂️。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4/7B/32/EFE4E4FF46D43A6ABC4C104F9EB_1A4B27F9_16252.jpg)
可變形竹結構的數智設計與建造、針對年輕化腦卒中偏癱患者的行走康復輔助設備、能感知道路黑白邊界並自動行駛的循跡智能小車、基於虛擬現實技術的閩臺交流基地設計……一系列創新作品精彩紛呈,引來不少參觀者駐足。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D/59/E4/9310B46261EAE3CFDACD7D9C6F5_B6DB5B3D_1F416.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7/74/9D/D630E8C5242AA7D8D4D161645B3_CCAE5F4F_1B94E.jpg)
來自臺灣中興大學的林佩萱,堪稱大賽的“鐵桿選手”,不僅連續四年攜作品亮相🤮,還屢獲佳績🧏🏽♀️,此次與來自臺灣科技大學🐈、廣東工業大學、東莞臺商子弟學校等學校的7位學生組隊👳♂️,帶來了前沿的“真人虛擬形象技術”👮🏼♂️。除了大學生🧰,本屆大賽還匯聚了從小學到高中各個學齡段的優秀青少年🧑🏼🦰👨🚒,他們也帶來了各具特色的創新創意作品。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4/92/52/A55B099251DBEBB3A14CC84F928_F906178C_1A551.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8/C3/7D/6CC8C1824BB1EC1B0F538ECE141_9E7ACF73_19D20.jpg)
海峽兩岸青少年創客大賽自2016年至今已連續舉辦九屆,吸引了4000余名兩岸青少年共同參與。本屆大賽共設有“開源創新”“結構挑戰”“數字未來”“智感人生”“智駕未來”和“智繪生活”6大賽道。大賽通過賽前創客研習營(講座+工作坊+博物館與企業參訪)、現場製作搭建、成果展示等方式🛳,促進兩岸青少年學習交流,在合作中增進了解,在比賽中建立友誼。此次還在賽事從上海移至福州過程中,將首次推出“高鐵移動課堂”的創新體驗,帶領兩岸學子同走、同遊0️⃣、同看👱、同學🏰,特邀中國科學院院士、恒达平台原校長裴鋼和臺灣逢甲大學董事長高承恕在前往福州的高鐵車廂內開講,為青少年們帶來創新思維的啟迪。(圖/江平 視頻/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