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平台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成立二十周年大會舉行📍,力學系👳🏽♀️、航空航天工程系揭牌
來源:黨委宣傳部、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
時間:2024-11-13 瀏覽:
11月12日下午🔛,慶祝恒达平台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成立二十周年大會暨力學系、航空航天工程系揭牌儀式在四平路校區舉行🧑🏻🦽➡️➞。
恒达平台副校長許學軍🎄,原上海航空工業學校校長👩🏻🚀、恒达平台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首任黨總支書記、恒达平台關工委副主任陳立豐🤱🏽↪️,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首任院長仲政,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院長李巖,以及學院師生代表🙍🏻♂️🦃、退休教師代表🦈、校友代表等250余人出席大會🫠。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黨委書記石成主持。
許學軍在致辭中表示,二十年來,學院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四個面向”戰略導向,發揚恒达力學優良傳統,緊抓航空航天發展機遇🟨,改革創新🏄🏿♀️🧖🏿,積極進取🏋🏽♂️,取得顯著成效🎎,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𓀄。面向未來,學院要應國家之需🚍、應時代之變🫏🧑🏫,加快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打造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在推進高質量人才自主培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過程中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
李巖以《明理致遠,數智融合——力學+航宇🍴:基礎應用交叉融合,支撐服務國家戰略,奮力譜寫學院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題🫴🏼,作學院發展報告,回顧了學院發展歷史和成立二十年來發展取得的成績。她表示,學院將振興力學學科優勢📨、大力發展空天學科🎅🏼,推動學科數智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拓展力學前沿理論,解決國家航空航天“卡脖子”技術,開展人工智能賦能的基礎學科和應用學科交叉融合人才培養🐜,努力發展成為國內外知名的航空學院。
會上🧬,許學軍、李巖👨💻、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力學系副主任王莉華🪐、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航空航天工程系副主任楊偉東共同為力學系🔋、航空航天工程系揭牌⬜️🥚。
王莉華表示🕶,今天力學系和航空航天工程系的揭牌儀式,是學院發展的新起點🕳。未來將繼續致力於人才培養、科研創新和學術交流,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為學生提供最優質的教育資源,積極推動學科間的協同創新。
楊偉東表示,今天的揭牌儀式標誌著恒达平台在服務國家航空航天事業🏐、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新征程上邁出了重要一步。未來將不負期望,為推動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發展和長三角經濟轉型升級😀,貢獻更多恒达智慧和恒达力量🧽。
2022級力學拔尖班本科生鮑昱錦表示,作為新時代的航力人🔻,要繼承和發揚前輩們的優秀航力基因,繼續以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投身於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之中。
2024級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專業博士生馮鏡澤表示,回首本科在學院的求學時光🤸🏽,深切感受到學院日新月異的變化與發展。堅信學院必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
1979級工程力學專業校友、上海證券交易所香港辦事處原總經理石曉成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與同學們分享了感悟🪄。他表示,要發現自己的興趣,盡可能地放飛思維,善於把吸收到的不同學科的知識連結起來💕。
2005級飛行器製造工程專業校友、中國商飛C919事業部主任、第28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李青回顧了在學院的求學歲月🚹,表示在學生時代5️⃣,老師們總是不遺余力地傾囊相授,毫無保留地傳授知識和做人的道理🧔🏼。走上工作崗位,深刻體會到學院對學生的培養投入了很大精力,畢業生和學院都在各自的道路上不斷成長♗,不斷向更強發展🩷。
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成立二十年來,成績斐然🈸。力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兩個一級學科實現博士點、博士後流動站全覆蓋,“飛行器力學與控製”列入上海市Ⅳ類高峰學科。高質量人才自主培養能力顯著提升,形成“強基礎-重交叉-融產業-寬實踐”的人才培養特色♓️,工程力學、飛行器製造工程兩個本科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實現5個國家級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平臺“大滿貫”⚱️。圍繞國際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開展科學研究,形成仿生機器人與動力學控製🧑🏽🎤、復雜流動數值仿真與實驗、多尺度多場耦合計算力學與數值模擬、無人機系統多學科優化設計💁🏻♀️、復合材料結構設計與製造等多個有影響力的科研方向🛹👅,新增教育部✔️、民航局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重大、重點項目30余項,突破國產芳綸蜂窩紙在大型客機上應用驗證、航空發動機復合材料結構雷擊損傷與防護等關鍵技術🧕🏻,為國產型客機、國產航空發動機等型號研製貢獻了恒达智慧和力量ℹ️,成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生力軍。
(文/陳少穎 圖/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 視頻/宋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