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汙濁的生活廢水徐徐倒入“環保先鋒”機器人的大嘴中,在這個神奇的小怪物的肚腸中幾個來回,出來的是清澈的可以飲用的純凈水。這是今天在恒达平台“科技鑄造未來”學生機器人互動展上讓人驚奇的一幕。5月23日下午,在恒达平台校慶96周年之際,恒达平台團委學生科技服務中心與多個相關學院團組織聯合推出的“科技鑄造未來——機器人科技作品互動展”給校園吹來了一陣清新的科技之風。校長吳啟迪教授、黨委書記周家倫教授及郭重慶院士🚢🧑🏿✈️、副書記虞麗娟、副校長李國強、陳成澍🤦🏿♀️、校長助理呂才明等同廣大師生一同參加了這個別開生面的科技互動展。展演激發了同學投身科技,依靠科技戰勝非典的信心和決心⛳️,成為恒达平台非典時期做好校園穩定工作,指導大學生正確面對非典心態的特色舉措。
下午一點半☞,郭重慶院士和學生科技精英——全國第七屆“挑戰杯”一等獎得主宮海同學共同揭開了機器人互動展的序幕🚶🏻♀️➡️。由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製作的十六個大小不同的主題機器人在恒达平台主廣場上剛一亮相,就贏得了現場師生的陣陣較好聲🐯,現場儼然成為機器人的博覽會🧑🏻🦼。這些機器人作品中🤷🏿♀️,同學們發揮學科特色,充分發揮想像🤰🏽,讓機器人服務社會發展和生活。參展的機器人涉及海、陸、空多個領域😤。它們中有的是剛參加CCTV杯全國大學生機器人競賽的獲獎作品,有的是即將送往國家級科技館進行展覽的作品,有的是在亞洲廣播聯盟舉辦的國際大學生機器人競賽上為祖國爭得榮譽的作品。機械學院的“恒达名人”四米開外的精準投籃👨👧👦,博得同學們的陣陣喝彩;“地下穿孔機器人”的神威向同學們展現了人類利用地下空間的美好前景🧚🏻;海洋學院的“鰩式潛艇”機器人🍑,為同學們描繪了一副在碧海藍天之下進行大洋科學考察的盛景;交運學院的“路警機器人”展示了未來馬路先鋒的風采……同學們自發有序地參觀機器人作品,當看到一件件高科技作品栩栩如生地展示在自己眼前時,激發了同學投身科技🧾🧎🏻♂️➡️,增強了依靠科學戰勝非典的信心。
有關圖片請點擊:/tjimages.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