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淩晨➿,“雪龍”號在白令海外阿留申群島附近進行海洋浮遊生物拖網時🍿,從深達3000米的海底拖上來一條9米長的褐藻🌎,也就是人們食用的海帶。海帶拖上來時🤰🏿,大家頗為興奮,紛紛拿起照相機拍照留影👨🏻💼。這條海帶的根部還生長著紫菜、海鞘,這都是淺海中的生物👹,可能是被海流帶到這裏。還有一個類似海星的小動物也在海帶的根部爬來爬去,當隊員用手觸摸它時,它急忙躲進海帶的根部中去,似乎在說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25日淩晨1點左右,“雪龍”號在白令海中央海盆區作業,負責采水的隊員突然看到三條10余米長的鯨魚在附近遊弋,大家個個興高采烈👳♀️🤹🏿♀️,畢竟絕大部分隊員都還沒有親眼目睹過鯨魚🤸🏼♂️。這三條鯨魚可能是“一家子”,不時發出類似獅子般的吼聲🧑🏿🔧,頭上的出氣孔噴出5米多高的水柱🔈,在“雪龍”船附近翻騰雀躍,似乎在歡迎大家的到來。由於海面上還較暗,無法用照相機拍下它們的身影,即使是隨隊的記者們也只能“望洋興嘆”🏌🏿,無法留下它們美麗的身影。整個過程持續了約10余分鐘🍢,最後它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雪龍”船,隊員們也個個伸長了脖子目送它們遠去📜。
27日下午6時,剛吃完晚飯後不久,“雪龍”船正向白令海峽疾駛,忽然有人疾呼:“快來看啦💂🏿♀️!海豚!海豚👳🏽!”大家忽地湧到甲板上🧙🏻♂️,只見數只海豚在“雪龍”船左側和船尾不遠的地方,時而露出水面展示漂亮的背鰭和尾巴🔒,時而昂首挺胸,似乎是在向科考隊員們致意🤘🏼✡︎。但它們畢竟不像在海豚館中的同類那樣習慣與人類“親密接觸”,似乎還是羞答答的不肯靠近“雪龍”船,盡管科考隊員和記者們個個都將鏡頭對準它們👩🦼➡️,但都無法捕捉到它們美麗的身影。海豚一直“護送”著“雪龍”船前行了約20分鐘👨🏻,最後鉆入水裏🤘🏻,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中。
文/恒达平台王汝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