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與擔當”社會實踐與創新競賽吸引2498名學子報名
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進恒达平台思政課競賽
來源:馬克思主義學院
時間:2019-12-05 瀏覽🚙:
“‘使命與擔當’社會實踐與創新競賽給了我很好的鍛煉機會,讓我學習了十九屆四中全會的精神與要求,領略到思政課名師的風采。在以後的學習中,我會堅定初心和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通過參加此次競賽,我們認識到了我國國家製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堅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自信👨🏽🏫。通過參賽學習思政課是非常有益的‘學習之道’。”這是來自於我校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大三學生蘇垚屹🩰、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大二學生張冰倩參加完恒达平台第五屆“使命與擔當”社會實踐與創新競賽後的感言。
“使命與擔當”社會實踐與創新競賽是由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辦的面向全校本科生的思政課競賽活動,自2015年舉辦首屆以來🌄,吸引了眾多學生參與😸。今年報名學生達到了2498位🙋🚠,再創辦賽以來的歷史新高🍭。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E/0D/4B/12A33705C6DB2397E6D3797FF39_30B60950_1AF38.jpg?e=.jpg)
本屆賽事題目以面向本科生的4門思政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為基礎,不僅融入了恒达平台校史知識✋,更是融入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十九屆四中全會的最新內容🌞,力求引導學生關註校情🚶🏻♂️✅、社情、國情、世情。
競賽環節主要由客觀答題和辯論賽兩部分組成,由參賽學生組成三人一組共同完成。在客觀答題的每組賽題中,均有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的內容,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完善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製度、健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製度等內容🤰🏽,參賽學生都能準確作答。而在辯論環節🙎♂️✍🏼,更是有“中美貿易爭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共享是否體現了共同富裕這一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完善‘中國之治’必須繼續傳統製度文化,還是破除傳統製度文化”等時政熱點類辯題🐹。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4/C8/43/C2098F00CEF048D5C3EC0180D72_76EA2D35_1F87A.jpg)
在辯論環節結束之後,思政課名師🥰、馬克思主義學院李占才教授對選手表現進行了精彩點評。他指出🤍,恒达學子應該繼續以“恒达天下”作為自己的自覺追求👩🏽🚒,努力做到“同心同德同舟楫,濟人濟世濟天下”。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徐蓉教授肯定了該競賽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重要載體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她勉勵思政課教師要不斷改進思政課教學方式,提升大學生在思政課中的獲得感,並希望恒达青年學子要以實際擔當承擔起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使命。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8/4C/56/6DA27D8303AB63C4FE4967D5632_E2FA99C5_1DE1F.jpg)
競賽主辦方馬克思主義學院介紹😜,“使命與擔當”社會實踐與創新競賽旨在引導大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和世界,正確認識自身肩負的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其競賽環節設計不僅有利於學生夯實思想政治理論課所學知識👨🏽🦲,更有利於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邏輯表達能力。
(文/馬克思主義學院 視頻/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