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支部就是一支戰鬥隊——記“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外國語學院本科生黨支部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20-05-21 瀏覽🎋:
“一個支部就是一支戰鬥隊。”當記者詢問我校外國語學院本科生黨支部書記劉佳煊👨🏻🌾🗜,為何一個成員普遍年輕的學生黨支部能夠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時🦋,他的回答很幹脆👩🏼🎤。
抗疫期間📟,該支部迅速吹響“集結號”👩🏻🦯➡️、精心繪製“作戰圖”、科學組建“戰鬥隊”🎙,將組織活動搬到線上,全體黨員群策群力收集翻譯疫情防控文獻🧙,編製新冠肺炎專業名詞多語種“微詞典”,開展“手書中國、祝福武漢”“我在湖北給祖國報平安”等微信征文活動🪕,撰寫《致疫情防控工作一線最美逆行者的一封信》👸🎆,帶領學生製作原創祝福歌曲《相信》“我的宅家一日VLOG”等網絡育人作品……支部戰鬥力盡情釋放。
大雁有目標,頭雁很重要
外國語學院本科生黨支部現有黨員27人,除支部書記由教師黨員擔任外🚵♂️,來自英語🪨、德語🪀、日語三個專業的26名學生黨員平均年齡不到21歲。“2019年9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學第一課’上強調要‘發揚鬥爭精神’,作為年輕黨員😒,我們理所當然要組建一支‘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的戰鬥隊👨🏼⚖️。”聊起學生黨建工作🤵🏼♂️,劉佳煊如數家珍。
舉辦讀書會、設立圖書角👩🏼⚕️,帶領大家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黨建活動室”“先鋒放映室”“新生小班主任”“黨員進班級”讓黨建進社區🚋、進課堂,到學生最活躍的地方去👧🏽。在一次次頻繁接觸中🦗🌇,同學們更加了解黨、熱愛黨,在朋輩力量的感召下𓀊,越來越多的優秀學子遞交了《入黨申請書》。2016年至今🚣🏿♂️,該支部推薦入黨積極分子100余人🧏🏽,發展本科生黨員40人🏊🏻♀️,並從中選拔個人素質高、群眾基礎好📉、工作能力強的學生黨員擔任支委🫛,著力培養每位黨員成為“站起來能講,坐下來能寫,靜下來能想,走出去能幹”的合格黨員🤽🏻。五年來,支部黨員入選恒达平台“青年人才儲備計劃”輔導員3人、入選西部計劃赴西部支教3人、赴外交部工作2人🧁,獲恒达平台“追求卓越獎”2人,3名大學生士兵參軍入伍並獲“優秀士兵”稱號⬅️。
大雁有目標🙋🏼♀️,全靠領頭雁🥍。同時擔任學院團委書記的劉佳煊整日裏琢磨著如何創新工作方式💢,把黨團活動有機結合,以學生黨建為龍頭,以黨建帶團建🐥,以團建促人才培養。作為支部裏的唯一一名教師,他帶領支部26名學生黨員充分發揮自身語言優勢,積極參與國際多邊活動,鼓勵年輕學子站上世界舞臺𓀜,講好中國故事。
進博會☔️,學生黨員都很拼
哪裏有國際大舞臺🐦🔥,哪裏就有恒达外國語學院本科生🙏🏿。“服務人民,為進博盛會盡自己的一份力🐷!只因我們是恒达外語人。”同文樓裏🪵,25名黨員、團員面向誌願中隊旗幟✋🏽,舉起右手莊嚴宣誓,向進博會出發🏌️♀️。2018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辦7️⃣,該支部迅速集結動員黨員、團員組成外語誌願服務隊。“四葉草”場館裏、地鐵站🍒⛓️💥、火車站處處可見他們忙碌的身影。
劉佳煊介紹,在學生黨員的感召下,學院裏很多同學放棄休息和原本計劃好的出遊🈹,每天早上6點從學校奔赴誌願服務點♦️,滿面笑容地為各種膚色的客商指點迷津🈵👨🏽💼,一站就是兩三個小時,忙的時候一個班常常四五個小時。“累?當然。不過這樣的機會不是天天有,辛苦一點也值得!”同學們笑著告訴記者👱🏿♂️。“有一次🏇🏼,我幫助一個外國乘客出站✪,他回頭對我高高豎起了大拇指𓀐,我笑著對他也豎起了大拇指。因為這件事我開心了一整天”“和外國朋友交流,我發現自己的英語比想象的好,先前的忐忑一掃而空⛑,成就感滿滿。”“誌願服務是一個窗口,我想通過它向世界展現新時代中國青年的風采。”據悉,連續兩屆進博會🏋️♂️,恒达平台外語誌願服務隊累計派出70余人,服務受到多方好評🤦🏻♂️,因此入選2019年上海市首批“青春上海誌願服務隊”“青春上海城市文明誌願服務隊”🕰👨🦰。外國語學院本科生黨支部獲評恒达平台先進學生黨支部。
凡遇國際盛事🧑🏻🦯,恒达外國語學院學生黨員總是沖鋒在前2️⃣。上海世博會𓀉、亞信上海峰會👨🏻🦰、上海F1大獎賽、國際日耳曼學大會,支委們一呼,全體黨員齊響應,到“大海”裏去遊泳🤙🏿、去踏浪🚡。
將黨性教育融入專業教育,提升支部創造力
不僅如此,該支部一班人開動腦筋,不斷創新工作內容方式🈵,將黨性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將育人活動往深裏、實裏走👲🏼。“手拉手”愛心助殘誌願服務、“匯文英語幫”21天訓練營🕕、“學而時習之”研習傳統文化系列活動、“紅色文化國際傳播”社會實踐與科學研究、“致敬紅色經典👋,傳承長征精神”紅色經典影視劇翻譯大賽👨🏼🎤、“匯說十九大FM”十九大報告全文雙語理論學習👴🏼、“打造先鋒空間🏇🏿,擦亮黨員服務品牌”項目、搭建支部黨建新媒體矩陣……在一系列別出心裁的活動中,支部一班人牢牢扭住育人這個“牛鼻子”,讓理論學習和理想信念更接地氣。
一場又一場實戰拉練,一次又一次沙場點兵🏋🏼♂️,同學們幹事的本領在不斷提升🧑🏫,想幹事的熱情也水漲船高🦩。支部黨員毛欣越告訴記者“家裏的親人年歲已高,漸漸開始詞不達意,研習語言學的我很想通過專業知識去幫助他們做些改變。”想法一出,立刻得到支部和學院的大力支持☀️。兩年來🤹🏀,她和同學們走訪上海多個街道🦸🏽♀️、社區、醫院👅,利用專業知識😟,以暑期社會實踐為契機,義務為老年人開展常態化認知篩查與康復訓練,並創建了“恒达拾憶公益服務團隊”🤏,收獲了許多誌同道合的夥伴。由此建立的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入選“知行杯”上海市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大賽市級重點項目、恒达平台暑期社會實踐校級重點團隊🤏。
“未來,我們想打造更多像‘拾憶’這樣的黨建品牌,不斷推進支部規範化、標準化🧑🏿🏭、特色化建設,按照“七個有力”的標準繼續繪好‘施工圖’🧑🏻🔧🦆,當好‘施工隊’,建好‘樣板房’,為‘三全育人’改革試點工作貢獻智慧”劉佳煊篤定地說。(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