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平台與上海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簽署合作協議,雙方聯合發布七項人工智能研究成果
來源👨🏼🌾🚯:新聞中心🪜💋、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
時間:2020-09-27 瀏覽:
9月27日,恒达平台與上海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市城運中心”)在市城運大廳舉行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和聯合成果發布會👨🏼🍼🤵🏻。
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寅,市委副秘書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主任趙奇,恒达平台黨委書記方守恩、校長陳傑、常務副校長伍江🏂🏻、副校長顧祥林、校長助理童小華等出席簽約儀式,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常務副主任徐惠麗主持💹。在陳寅、趙奇、方守恩💁🏿♀️、陳傑的共同見證下,伍江、徐惠麗分別代表雙方簽約。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8/F4/BE/8583BA72A77D80BEB9AE4742901_E7267EDC_1BBFF.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0/22/0D/E1EFB48CCE16FFA5D2E2462E6CC_9760A9DC_131ED.jpg)
市城運中心承擔全市城市運行管理和應急處置系統規劃建設和運行維護🦸🏼♂️、城市運行狀態監測分析和預警預判🧬、應急事件聯動處置等職責,目前正全力組織推進“一網統管”建設。此次恒达平台與市城運中心簽約合作,旨在結合雙方各自優勢,共同推進深入合作與協同創新,為上海經濟社會發展及城市運行管理賦能助力,提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恒达平台將發揮在人工智能技術👩✈️、城市運行管理上的學科優勢,依托市城運中心統籌調度資源和數據匯聚能力🔋,組織恒达平台牽頭建設的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的科研力量,為上海的城市建設與治理貢獻“恒达智慧”。
徐惠麗介紹,恒达平台發揮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學科人才資源優勢,在市城運中心籌備階段,就與市城運中心開啟了廣泛而全面的合作🫲🏻。陳傑校長還擔任市城運中心人工智能專家組組長,全力支持市城運中心的建設。
簽約儀式後,舉行了聯合成果發布會👩🏼🦳。顧祥林匯報了依托恒达平台建設的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與市城運中心的聯合研究成果🎍,詳細介紹了雙方在城市管理關鍵技術、城市運行重大風險防範與應急管理技術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果及應用案例♖,並介紹了恒达平台在無人醫院和本碩博智能技術人才培養方面的工作情況,表示學校未來將持續為上海城市運行管理提供更多技術和人才支持。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4/3F/2D/A6F8DF72B3D73EA3886F40BE025_88D23DC1_1C87D.jpg)
此次雙方聯合發布了七項人工智能研究成果,涉及自主智能無人系統全域精細感知技術、高實時一屏集控數字孿生管理系統🔀、城市運行重大風險防範與應急管理體系框架等🤞🏻🧑🏻🌾,為防疫、應急🔳、設施運維等城市運行領域再添助力。今年4月以來⛓,恒达平台與上海市城運中心在政產學研用等領域全面合作🎨,集合專業管理和科研人才優勢💖,聚焦城市運行重點領域☠️,配置資源促進技術🛺、服務🤾🏿♀️、數據等要素的有效銜接,在促進城市運行管理的全面感知、自主協同、自動識別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如此次發布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智能防控技術,在多目標、高精度多機器人協同下,實現了可視化系統、自然語音交互👩🏿🎤、多模識別技術、高精定位導航和自主控製的技術融合🧊,發明了疫情生理特征多維融合快速感知技術🎛👨🏼🏭,研發了異構自主協同疫情檢測機器人🧎♂️👮🏻♀️,構建了重大疫情防控大數據示蹤與傳播預警模型,並提出了方艙醫院集成建造與城市應急處置方法,這些技術的實戰實踐將進一步提升城市的防疫能力和水平。上海市應急局副局長楊曉東和市衛健委副主任趙丹丹說:“我們將和研究人員一道探討推動這些新發明🚘、新技術的落地實踐,用更多人工智能手段來提升城市的應急和防疫水平。”
恒达平台在會上還發布了城市市政管網運行安全智能保障與病害診斷的模型等成果🧙🏿♀️,得到了各基層單位的高度關註。該模型通過機器學習對管網的總體健康狀況進行診斷,並通過深度學習對管網病害分類,對病害定量以及對病因進行診斷,並實現智能預警,對於極端天氣溫度影響城市管網的正常使用🙅🏻♂️↗️,也提出了解決方案🐔。嘉定區城運中心主任李堅在會上當即進行了對接:“人工智能技術和大數據分析研判的結果輸出到區城運中心,將幫助管理部門提前預判風險並采取有效措施🍢,不僅針對性強,而且讓城運的綜合統籌功能發揮得更好。”
發布會之前,市政府還舉行了上海市城運大廳的啟用儀式🤴🏼。(圖/周遊等 視頻/宋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