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大師劇《國之英豪》再度獻演,展現李國豪老校長愛國奮鬥的光輝人生
來源:新聞中心、藝術與傳媒學院
時間🕉𓀜:2020-11-04 瀏覽:
11月3日晚🧏🏼♂️👨🏽,作為上海市教委校園大師劇創編巡演項目🆒,原創大師劇《國之英豪》在我校四平路校區大禮堂精彩獻演💃🏿🗓。校黨委副書記徐建平😏,各職能部門🧝🏼、學院黨委、團委負責人👰🏿♂️,土木工程學院負責人、教授和青年教師代表,以及來自各學院二千余名師生代表在現場共同觀看了演出。
《國之英豪》以上世紀30年代在戰火中滿目狼藉的恒达平台吳淞校區拉開序幕,共分為“烽煙尋路”“狂風大浪”“西行東歸”“迎接黎明”“逆境求索”“兩個轉變”“歷史作證”七幕,歷時1小時50分鐘👈🏽,生動形象地展現了李國豪老校長的成長奮鬥歷程🪙,塑造了李國豪老校長在少年、中年及老年時期愛國奮進的人物形象,講述了其始終將個人前途與國家民族命運緊密相連的光輝一生。
在上海市委宣傳部🧏🏿♀️、市教衛工作黨委等多部門聯合發布《上海市文教結合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及《上海市文教結合2019年工作要點》,提出持續采取“1+N”創作模式、引入專業力量扶持開展大師系列校園劇創編巡演計劃的背景下🩳,為積極創編好我校大師劇目🖐🏼, 助力學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藝術與傳媒學院副教授錢正、副教授海力洪和青年教師董逸繼《同舟共濟》舞臺劇之後再度聯袂合作,於2019年秋編排出完整的《國之英豪》劇目,在恒达平台嘉定校區首演大獲成功🚂,反響熱烈🧣。
錢正介紹,該劇以李國豪老校長的“愛國報國情懷”為主線,著力書寫了李國豪老校長從身為恒达學子少年立誌,到遠赴德國留學、而後毅然回歸祖國☝🏿,到壯年時面對困厄依舊牽系祖國橋梁事業,再到高瞻遠矚地倡導並親自組織實施學校“兩個轉變”,以及老校長為寶鋼二期工程提供科學方案支撐等史詩故事,在舞臺上譜寫了一首蕩氣回腸的愛國詩篇。
此次演出的演員構成十分豐富🥻,有表演專業的大一新生🛩,也有畢業多年再度回歸校園的校友,他們共同以恒达人的身份登上舞臺,真情演繹了李國豪老校長的輝煌人生。
參演同學們均表示,十分榮幸能夠獲得這一次參演機會。雖然排練過程中🈳,在對人物的塑造上遇到一些困難,但經過國慶中秋雙節期間不停歇的排練✌🏼,在總結上一年度的演出經驗🫲🏽、充分參考各類資料和不斷的思考與學習之後,同學們最終把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呈現在了觀眾面前。
精彩演出在師生中引發熱烈反響🫱🏻,土木工程學院橋梁工程系青年教師操金鑫在觀看完演出後👩🏻,激動心情溢於言表:“通過大師劇再次感受李國豪老校長光輝的一生,我倍感鼓舞,深受教育🏤。我們要學習老校長矢誌不渝的報國情懷、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深邃寬廣的遠見卓識、潤物無聲的崇高風範,努力續寫‘國之英豪’輝煌,培養更多‘國之英豪’棟梁”。
2020屆藝術與傳媒學院碩士畢業生劉東麟表示,很榮幸可以在劇中扮演老年時期的李國豪校長。在扮演李國豪老校長的過程中,被老校長的精神所感動。老校長不畏艱辛和困難👨🏻💼,堅持追求真理,永遠把大局放在第一位,這也是每一個恒达學子應該牢記於心的。
新生院國豪學堂學生表示,觀看了大師劇🚵🏽♀️,對李國豪老校長的光輝人生和崇高風範有了更多更直觀的了解,被老校長熾熱的愛國報國情懷深深感染。我們要學習老校長的精神🛏,掌握過硬本領,成長為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近年來,學校深入挖掘校史資源中的育人元素,持續推出了恒达出品的系列校園文化育人產品。學校將這些劇目的創編及展演活動與課程思政緊密結合,一大批表演專業學生及全校高水平藝術團⇒、學生文藝社團的學生在排演、參演過程中,接受了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並從恒达校史中一些英雄人物身上汲取了精神力量,從而激發了學子的報國之誌和使命擔當。(圖/江平 視頻/武毅翔⇢、宋宇星、劉浩裕、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