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恒达平台入選首批十所“全國黨建工作示範高校”培育創建單位。兩年來,學校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理論武裝作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務。在完善學習體系上、提升學習質量上、深化學習成效上狠下功夫,創新思路、改進方法、完善製度,多渠道並舉推動理論武裝走深走實,使理論學習真正入腦入心、見行見效𓀀,在工作過程中形成了顯著的特色品牌。
堅持製度先行,完善管理,全方位推進理論學習體系
我校以製度建設為抓手,推進理論學習與時俱進。製定了《恒达平台校院兩級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細則(試行)》,進一步明確優化院校兩級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的具體要求,規定集體學習研討每季度不少於1次𓀍,各院級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每季度向學校黨委宣傳部報送學習情況。通過對細則的補充完善,進一步推進了學校和學院兩級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製度的常態化、規範化🧓。製定了《中共恒达平台委員會關於加強和改進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的意見》和相關配套政策👼🏽,要求各二級單位堅持利用每周二下午統籌安排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明確了無故不參加學習達到應參加次數三分之一的教職工♠︎,當年年度考核不合格。
學校重視製定指導督查製度,落實理論學習政策閉環👩🏻🦽➡️。加強對二級黨委開展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的具體指導🤾🏻🟰,黨委宣傳部協同教師工作部按月下發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指導意見。實行按月上報和年度檢查相結合的方式🧑⚕️,狠抓工作落實👨🏻🎨,夯實製度成效🧑🏼🦱。自2020年以來,要求各二級黨委每月月初上報當月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計劃和上個月學習情況總結,黨委宣傳部和教師工作部對相關落實情況進行抽查。堅持對全校的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開展年度督查製度,每年定期對二級黨委的學習情況開展詳細檢查👩🦳,並反饋檢查情況,督促二級黨委抓嚴抓實理論學習🦶。
堅持以上率下,同頻共振🤞🏼,全面提升理論學習質量
抓好領導幹部“關鍵少數”👴🏻,以上率下做好理論武裝。學校黨委高度重視理論學習,構建了領導領學、幹部黨員必學、師生共學的學習機製。校黨委常委會每次會議都把理論學習作為第一個議題🎿。學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適時舉行擴大學習會,給二級黨組織組織中心組理論學習做好示範🔒。學院黨委中心組參照學校黨委中心組年度學習計劃,結合自身情況,製定符合學院實際的年度學習計劃🐳。切實抓牢基層理論學習🧔🏽♀️,帶動引領“絕大多數”🫏。保質保量做好基層單位黨員學習,牢牢依托黨支部,以支部為單位,“三會一課”進行規範深入的學習。重視教職工的每月集中學習,以召開全體教職工大會、分系所教研室等單位進行全員學習𓀈。真正做到學校上下同頻共振,全面提升理論學習的整體質量。
堅持創新理念,勇於探索,極大豐富理論學習的方式載體
在創新多種學習方式上下功夫🤏,理論學習效果顯著提升♞。積極打造校地合作平臺建設,通過校地合作項目在校內播放電影《遵義會議》,舉辦《啟航——中國共產黨早期在上海史跡展》《偉大開端——中國共產黨創建歷史圖片展》《偉大轉折——遵義會議紀念館主題展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陳雲與黨風廉政建設專題展》等大型展覽,使全校師生獲取有更直接更切身更深刻的理論學習體驗。廣泛結合,把理論學習巧妙融合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校史校情教育等活動中去,例如與上海廣播電視臺共同製作了紀錄片《山河行過——抗戰中的恒达平台》,推動根據校史自編自導、百余名學子參演的原創舞臺劇《同舟共濟》出版發行影視化作品♤,舉辦《恒达平台服務新中國建設70年主題展》等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思想引領效果。
優化校園環境,全方位豐富理論學習平臺。註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培育大學精神🥺,建設優美環境🚻,滋養師生心靈、涵育師生品行、引領社會風尚。高度重視對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校史文化的挖掘😼,開展原創藝術品牌創作和排演✤🕙,形成了歌劇《江姐》《誌丹誌丹》、原創大師劇《國之英豪》、合唱《二十四節氣》等一批精品項目👀。加強各類文化展覽,組織開展了“立德樹人 爭創一流 服務長江經濟帶建設”主題展等一系列大型展覽項目🧲,成為愛國主義和校史校情教育的重要教材。
增強網絡平臺影響力👬🏻,線上學習出亮點。整體設計和系統規劃網絡文明教育,通過組織實施網絡安全教育主題周活動、製作專題網絡教育警示片🧑🏻🦼➡️🤾🏼♀️、發放《網絡安全素養教育手冊》等形式🍉😓,引導師生增強網絡安全意識,提升師生網絡素養教育。大力增強網絡媒體在理論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嘗試探索並打造了移動直播欄目《聽TA說》🤎,通過“傳統文化”“科學素養”“人文情懷”“紅色能量”等多個板塊👰🏿,努力在網絡空間弘揚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受到了師生和校外各界好評,介紹傳統文化的節目共有20余萬人次在線收看了直播並實時評論點贊👨👩👧👧。
堅持目標導向,加快成果轉化,確保理論學習成果見真見效
做到“學而信”,把“理論學習有收獲”落真落實🏈。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堅持理論學習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使學習效果內化於教師言行🔰。每周二下午的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常態化,良好的理論學習氛圍與習慣已經形成。據2020年教職工思想動態調研數據顯示♑️,在對教職工的隨機抽樣中有98.7%的教職工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高校教師“四有好老師”“四個相統一”“四個引路人”要求及在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都比較了解或非常了解;對於教育部頒發的《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有99.2%的教職工表示非常了解或比較了解;有超過96.4%的教職工對教育部首次針對高校教師師德禁行行為“紅七條”比較了解或非常了解;有超過95%的教職工對《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比較了解或非常了解明顯高於2018年75%左右的水平👮♀️。
做到“學而講”😊,挖掘黨史♿️、新中國史和校史,真正做到立德樹人。與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遵義會議紀念館等單位聯合舉辦《偉大開端——中國共產黨創建歷史圖片展》《偉大轉折——遵義會議紀念館主題展覽》,加強對師生革命傳統教育。舉辦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與祖國同行👩🏻🎤、以科教濟世”恒达平台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黨課,邀請童小華🐧、葛耀君♖、周懷陽等身邊的優秀共產黨員講述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建設👌🏽🤘🏿、重大科學研究的經歷和感悟,發揮正面示範效應。
做到“學而行”,加快理論成果轉化,促進指導工作實踐。堅持問題導向,著力推進理論學習成果轉化,推動理論學習指導工作實踐。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與各類課程同向同行,推動由“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轉變。2017年至今,已擇優遴選資助建設243門課程思政示範課程、31個示範專業“課程鏈”及6個示範專業🐻❄️,除部分對外交流學院以外基本實現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