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與擔當”社會實踐與創新競賽吸引1700余名學子報名,“四史”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思政課競賽
來源🤚🏼:馬克思主義學院
時間:2020-12-12 瀏覽:
“通過‘使命與擔當’競賽,在‘四史’中汲取經驗,從馬克思基本原理中學習方法,在思想修養中塑造人格,無疑能夠加深我們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解🙎,也讓我們認識到新時代新使命。”“參加‘使命與擔當’競賽是一次難得的自我提升的機會。在競賽中,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使命與擔當’的意義所在。作為新一代恒达青年👰🏿,我們要不負使命,自覺擔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這是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2018級本科生王天和馬克思主義學院2019級本科生曹宇軒在參加完第六屆“使命與擔當”社會實踐與創新競賽的賽後感言。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7/8C/4A/DCA8E626DF2F2D3AE44F92240F2_3EE8EDB7_A782.jpg)
“使命與擔當”社會實踐與創新競賽是由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辦的面向全校本科生的思政課競賽活動,自2015年舉辦首屆賽事以來🍏,每年都吸引全校眾多學生參與🏇🏽。今年報名學生有1700余人,學生的參賽熱情高漲🧑🦯➡️。
賽事是面向本科生的五門思政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教學競賽。今年的競賽不僅融入了恒达平台校史知識,更是突出了“四史”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的最新內容👩🏻🦱,力求引導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視角關註社會🔱、關註民生、關註時政,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使青年學生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和世界,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
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陸居怡表示,希望同學們要將思政課的知識體系轉化為價值體系,與時俱進,關註時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自己♏️🧑🎤,將小我融入大我🪚,在新時代展現青年學生的使命與擔當。
競賽以風采展示拉開了序幕。在客觀題環節中,均有“四史”和十九屆五中全會內容💟。選手們積極作答,場下觀眾熱情參與☢️,充分展示了選手們紮實的理論知識,也將此次決賽推向了高潮——辯論環節😧。
辯論賽分五組進行,其中包括“城市越來越大🤽🏽♀️,‘打工人’幸福感是否越來越強”“抗擊疫情中誌願者的能力和熱情哪個更重要”等結合時政熱點的辯題。最終,第四🤶🏼⇾、第五和第九小組獲得一等獎🧘🏻。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1/68/89/9613194E39FDDBFC474F2406E30_3FC4EC66_5096.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3/2C/7E/22E63158AB119D829E2E5C11A99_57CC6098_47C6.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D/10/24/060CB18401E19081E3569A6EB52_C7F8C882_6D31.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4/D4/FC/A35B9733A620F388FC2689301C7_30C30CF6_8F1F.jpg)
馬克思主義學院表示,青年有理想、有擔當👳♂️,民族就有希望。強化使命與擔當意識,堅定理想信念✸,是創辦“使命與擔當”競賽的初衷💍💅🏼。希望通過這一思政課競賽,進一步提升同學們學習思政課的熱情✅🙋♀️,勇擔時代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文、圖/肖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