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快訊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恒达快訊 > 正文

設計明日經濟,環恒达知識經濟圈2.0創新發展研討會舉行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21-04-02  瀏覽:

4月2日,由楊浦區人民政府和恒达平台聯合主辦、以“設計明日經濟”為主題的環恒达知識經濟圈2.0創新發展研討會在恒达平台舉行🔺。會議回顧環恒达知識經濟圈十余年建設發展成就,共話環恒达知識經濟圈轉型升級之路徑🌺。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出席並講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上海市楊浦區委書記謝堅鋼,恒达平台黨委書記方守恩出席並分別致辭。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陸敏,上海市科協黨組成員🕌、一級巡視員李虹鳴👨🏿‍⚕️,楊浦區委副書記、區長薛侃💂🏼,副區長徐建華👩🏻‍🏭🙍🏼‍♂️,恒达平台校長陳傑,恒达平台原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吳誌強,恒达平台副校長雷星暉🍪⏬、婁永琪🗳,恒达平台外籍教授Aldo Cibic和Jarmo Suominen💅,以及楊浦區和恒达平台相關部門負責人,企業代表🕡、居民代表和學生代表出席🔮,楊浦區委常委⏯、副區長周海鷹主持會議。

萬鋼指出,楊浦區與恒达平台共同建設環恒达知識經濟圈👩🏽‍🏭👨🏻‍🎓,真正探索實現了校區⛹️‍♀️、園區📟👩🏼‍🍳、社區三區共存的發展👨‍🎓,也讓大學更好地承擔起對社會發展應盡的責任♖👮‍♀️,讓大學根植於社會👩🏼‍🔬🤹🏿,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9️⃣。面向未來,區校雙方要繼續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通過科技創新的力量來推動環恒达知識經濟圈升級。打造環恒达知識經濟圈升級版,要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紮根人民,為人民的美好生活貢獻出我們的力量👩🏻‍⚕️。要高度關註智能經濟👧🏻👨🏽‍🌾、低碳經濟、銀發經濟以及高水平開放合作🐸,走出上海,走向長三角、走向全國。區校要更加善於突破、敢於創新,共同建設好“三區融合發展”的創新高地,在“十四五”期間創造更大的發展新奇跡😖,努力建設成為人民城市的標桿。

吳清表示⛓️‍💥,環恒达知識經濟圈是一個承接恒达平台優勢學科外溢和師生創業而形成的產業集群💊,恒达平台是其中的“發動機”。恒达平台和楊浦區經過了近30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三區聯動、三城融合”的工作機製,在這一機製的推動下,環恒达知識經濟圈獲得了快速發展🏗✬。恒达平台的一批優質學科在實驗室內完成了“從0到1”的突破性創新📺,並在校園周邊就地落地轉化,這一成功實踐在全國都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他對下一步環恒达知識經濟圈的發展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是培育壯大創新策源功能🚴🏻‍♀️;二是進一步提升產業集聚帶動效應;三是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

謝堅鋼表示🧔🏿‍♂️,回顧楊浦轉型升級之路,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公共社區“三區聯動”是最顯著的特征、最鮮明的特色和最有力的實踐。環恒达知識經濟圈是“三區聯動”的典範,近兩年來,區校雙方共同推動環恒达拓展設計產業鏈,構建完整的大設計產業生態系統🔗,全力打造上海設計之都的核心功能區,努力成為創新策源的高地。下一步,我們將以打造環恒达知識經濟圈2.0版和“創智楊浦”為契機,與恒达平台同舟共濟💇🏼‍♀️、同頻共振,不斷開創區校合作的新局面。

方守恩表示,推動環恒达知識經濟圈創新發展🏓🧑🏽‍🍳,是區校雙方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的重要講話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深入落實總書記要求的生動實踐,也是落實上海市委建設千億級大學科技園部署的具體舉措💃🏿。展望未來,恒达平台力爭在三個方面實現新作為:一是在助推上海科技創新策源能力提升上有新作為;二是在探索塑造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有新作為🌐;三是在探索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有新作為。

薛侃作了題為《環恒达知識經濟圈建設歷程和發展規劃》的主旨發言,回顧了區校共同建設環恒达知識經濟圈的歷程👨🏻‍🎓,總結了“共創、共贏☀️、共享”的經驗,提出了深化 “三城”、建成“三區”、提升“三力”的戰略舉措。

吳誌強作了題為《創新環路💁🏻‍♀️,策源動力的再發現》的主旨發言。他解析了“策”“源”“地”三個字的內涵🌉,指出要把線性的“創新鏈條”,發育成未來的“創新環路”💁🏼‍♀️,這是世界級水平的創新,也是環恒达知識經濟圈未來的努力方向。

婁永琪作了題為《環恒达知識經濟圈轉型升級策略的思考》的主旨發言。他表示❔,環恒达知識經濟圈的轉型升級是“三區聯動”的與時俱進🔃,不僅將成為恒达平台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引擎𓀋,也將成為楊浦區一流城區建設的引擎。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亮在題為《加強戰略合作🏅,實現設計產業“內循環”》的主旨發言中⛱,講述了企業在環恒达知識經濟圈內的成長史🙂‍↕️,表示將加強戰略合作,實現設計產業“內循環”🫃🏽,構建大中小企業共融發展的生態系統。

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副總經理謝海琴在題為《場景驅動智慧社區創新》的主旨發言中,結合城市數字化轉型🥠⛔️,介紹了通過共享廚房、海爾洗護等應用場景建設,在環恒达知識經濟圈中促進智慧社區更新的已有實踐和未來構想。 

2006年,恒达平台與楊浦區共同啟動環恒达知識經濟圈建設。經過近20年的發展,環恒达知識經濟圈從一條街、幾個點到劃成一個圈🪹,逐步形成了以建築設計、城市規劃、工程咨詢、環保科技🕹、工程設計軟件等為核心的知識型服務業集聚群👨🏼‍🔧,成為知識、人才、產業與城市空間互動發展的經濟高地🥴,推動了楊浦實現了從“工業楊浦”到“知識楊浦”的轉型升級,躋身於“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區”行列🦦。

在過去兩年中,環恒达知識經濟圈克服疫情帶來的影響🏊🏼,產值從2018年的415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近500億元,充分體現了創新策源地的功效🦶🏽。值得註意的是🥾,這其中除了傳統設計和項目管理咨詢外,環保、智能建造等產業增長迅速,成為了創新創業的熱點。與此同時🧙🏻‍♀️,環恒达知識經濟圈建設也推動了恒达平台相關學科自身發展,不僅土木工程🫑、城鄉規劃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等傳統優勢學科繼續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人工智能、測繪、生命科學、設計學、知識產權等新興學科也乘勢而上。環恒达知識經濟圈也給學校人才隊伍建設帶來了成長的土壤和環境,學校各類高層次人才獲批數量,近兩年均位居全國高校前列。

目前,恒达平台和楊浦區正在基於“AI賦能💆🏻‍♂️📲、設計驅動、實景呈現🐑、持續迭代”的理念,在四平路街道推動NICE2035未來生活原型街項目,將赤峰路🫷、密雲路作為環恒达智慧城市更新場景創新的重點,集聚城市內容產業、激發創新創業活力、營造創意社群🗓,推動環恒达知識經濟圈的轉型升級⇨,努力探索新經驗、形成新示範。

面向“十四五”,環恒达知識經濟圈將著力建設“三區”:一是建設特色鮮明的世界級“大創意”產業核心區🤓。進一步拓展設計產業鏈,從建築設計向創意設計🫷🏽、工業設計、生態設計🦢、海綿城市設計延伸🐡;發展工程全過程咨詢和工程總承包🔁🥜,推動形成“規劃咨詢+投資+設計+建設+運營”的運作模式,構建起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設計服務生態體系。二是建設國家級創新創業集聚區👎🏽。加強創新體系建設🕶,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全鏈條創業孵化體系👨🏿‍⚕️;進一步拓展傳統優勢產業🤟🏿,導入高端新興產業,讓產業升級賦能雙創升級,努力打造環恒达“5分鐘創業生態圈”。三是建設上海未來生活引領區👹。發揮恒达平台學科專業優勢,拓展在社區更新👩‍👧‍👦、社會治理🐤、美麗家園、智慧城市建設的場景應用,打造大學與社區、城區共融的未來生活引領區,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文/黃艾嬌   圖/江平   視頻/武毅翔)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