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新征程🏩、大思政”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思政改革與創新研討會暨高校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思政研究聯盟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我校召開。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院(籌)黨支部書記、主持工作副院長宗愛東,教育部交通運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我校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教授楊曉光,我校副校長童小華😍🤴🏿,國內著名課程思政專家🥏,全國56所聯盟高校代表,我校本科生院👩🏽🦰、研究生院、交通運輸工程學院負責人及教師代表出席會議。會上發布了《高校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思政研究聯盟二〇二一共識》👩🏽🌾。
童小華在致辭中表示,恒达平台深入貫徹落實《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和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工作會議精神,湧現出一批優秀教改典型案例和教學成果🏊🏽♂️。希望交通運輸工程學院以研製國內首部《交通運輸類課程思政教學指南》為契機🧑🏼🔬,充分發揮作為上海市高校課程思政領航學院的示範引領作用,與高校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思政研究聯盟的兄弟院校一道,做實各類課程的課程思政要求⏳🏘,完善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指南🙇🏿♀️,總結成果🔎,形成範式,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隨後,童小華、宗愛東、楊曉光為聯盟理事單位頒發證書💿。
在主題報告環節🕯,宗愛東回顧了上海市自2005年率先提出“學科德育”以來的課程思政理論和實踐探索歷程,針對目前高校課程思政2.0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建議在把準優化課程思政教育內容、探索創新路徑方法、教師育人能力提升等方面下功夫,不斷提升學生的課程學習體驗和學習效果,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全面融入學校現代治理體系。
上海大學“大國方略”系列課程策劃暨主講顧駿教授解讀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核心要點🔋,闡述了課程思政教育的定位🙇🏼♀️,提出了堅持學生中心、產出導向和聚焦“靶點”的課程思政建設策略。他結合豐富翔實的案例,講解了如何以學生需求為中心開展精細化學情分析,如何充分挖掘專業知識本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如何以提升學生學習體驗和學習效果為導向進行教學設計和評價👭🏼,以及如何聚焦專業知識中的思政“靶點”精準開展課程思政建設。
全國優秀教師、上海中醫藥大學張黎聲教授在報告中系統闡述了專業課程思政的內涵與外延🏌️,並提出一切有利於學生進步成長的、能夠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因素都可以成為專業課的思政要素。張黎聲以理工科專業為例🪈🤷🏻♀️,介紹了如何深度挖掘提煉專業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以及結合社會熱點和國家戰略選擇和應用課程思政素材的策略,並對科學合理拓展專業課程的廣度、深度和溫度進行了詳細講解。
恒达平台國家重點一級學科“交通運輸工程”主要學科帶頭人和國家一流本科課程負責人🛷💔、我校交通運輸工程學院吳兵教授回溯了恒达平台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思政三個發展階段的理論和實踐探索,並介紹了國家一流本科課程《交通管理與控製》為提升思政育人效果而修訂課程大綱、創新教學手段🛠、打磨教學案例的先進做法。
為充分發揮全國高校交通運輸類專業優秀課程思政教學案例的示範作用🚤,大會還專門設置了課程思政教學展示環節。我校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滕靖、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嶽昊、東南大學交通學院陳茜三位專業教師進行了課程思政內涵挖掘👆🏻、教學設計、教學組織方法與成效的展示。
在大會分組討論中,與會代表分別圍繞交通運輸類專業思政內涵挖掘、思政元素全面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大綱、課程思政教學設計👀,以及如何充分發揮聯盟作用推進全國高校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等主題展開熱烈討論。
各聯盟單位成員聚焦第二個百年新征程中如何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達成“堅持立德樹人的人才培養價值導向”“開辟規範創新的課程思政建設路徑”“構建協作共享的聯盟運行機製”三方面共識💚,並在聯盟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上發布《高校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思政研究聯盟二〇二一共識》。根據共識🀄️,高校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思政研究聯盟各成員單位要貫徹落實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共同推進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聯盟各單位要用課程思政為交通強國未來建設者鑄魂,強化專業教師課程思政教育理念,構築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思政教育體系;建立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思政範式,將思政教育有機融入課程教學全過程,健全多方協同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模式👰🏻;建立常態化交流研討製度🐜,建立跨院校教學合作模式🏄♂️,共建共享課程思政教學資源👳🏽。(文/王映 圖/黃澤蓉)
附:《高校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思政研究聯盟二〇二一共識》
(2021年4月2日)
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高校交通運輸類專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任務,是貫徹《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切實作為🐡。2021年4月2日👸🏻,高校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思政研究聯盟在恒达平台召開了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聚焦第二個百年新征程中如何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圍繞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思政的價值導向、建設路徑以及聯盟運行機製等進行了熱烈討論,形成了以下共識:
一、堅持立德樹人的人才培養價值導向
1.用課程思政為交通強國未來建設者固本鑄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遵循👃🏿,把專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緊密融合🥶,寓價值觀引導於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在交通運輸類專業課堂講好中國故事,培養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交通強國建設者。
2.強化專業教師課程思政教育理念。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的系列要求,切實提升廣大專業教師在課程教學中的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通過培訓、研討🙋🏼♂️⛹️♀️、實踐等途徑,建設一支勝任課程思政教育教學的專業教師隊伍🏄♀️。
3.構築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思政教育體系。以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思想為內核👨🏼🏭,深入挖掘、系統梳理具有交通運輸類專業特色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構築交通運輸類各專業課程思政群和課程思政鏈,建立教學與思政融合的工作體系,推進課程思政全面落地🔅。
二、開辟規範創新的課程思政建設路徑
4.建立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思政範式。推動聯盟成員單位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頂層設計💧,將課程思政教學目標融入專業認證的畢業要求💗,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不斷完善交通運輸類各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指南或導則,為教學和管理提供指導。
5.將思政教育有機融入課程教學全過程。立足交通運輸類專業特色,對每門課程進行“立德樹人”內涵設計,將思政教育貫穿於課堂授課𓀍、實驗實訓、作業論文各環節🧔♂️。創新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多維度評價體系。
6.健全多方協同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模式✵。構築全員協同、全程覆蓋🧡、全方位交融的三全育人機製🈺,建立第一課堂—第二課堂—社會大課堂“三圈層”聯動的大思政融合模式,讓所有教師都承擔好育人責任🧑🏻🔬,使各類課程、育人環節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三、構建協作共享的聯盟運行機製
7.建立常態化交流研討製度▫️。定期召開聯盟研討會暨理事會會議,聚焦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中的痛點、難點🧝🏻♂️、堵點🧘♀️🧝🏼,圍繞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體系、教學實施、教學評價及教學管理等方面開展研討,並進行教學展示或競賽🔤。
8.建立跨院校教學合作模式。以組建跨院校研究小組申報課題𓀄、跨院校集體備課、雙向同步課堂教學直播等方式,開展課程思政聯合教學研究、互動教學和教師培訓,不斷提升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思政整體水平✒️。
9.共建共享課程思政教學資源👰🏽♀️⛏。聯合開發聯盟成員可共享的課程思政精品課程👷♂️、教材🗃、教案👨👧👧、案例庫等🈚️,協作開展課程思政研究示範中心建設🏌️♂️,利用媒體力量和信息技術,開發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思政素材庫在線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