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快訊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恒达快訊 > 正文

我校舉辦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戲曲類)傳承基地建設工作經驗交流研討會🧑🏻,共話“新時代戲曲育人的傳承與創新”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21-05-18  瀏覽:

5月16日🚪,以“新時代戲曲育人的傳承與創新”為主題的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戲曲類)傳承基地建設工作經驗交流研討會在四平路校區舉行👶🏿。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體衛藝科處處長陳華🖕🏽,上海市戲劇家協會主席、上海戲曲中心總裁、黨委書記、上海昆劇團團長谷好好,著名昆曲表演藝術家蔡正仁,著名戲曲評論家🏂🏻、上海戲劇學院原院長榮廣潤,恒达平台黨委副書記吳廣明,以及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廣西大學、杭州師範大學💺、安慶師範大學、黃岡師範學院等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的專家教師出席研討會,圍繞主題展開研討🧔🏻‍♀️,共同推進戲曲類傳承基地建設。

吳廣明在致辭中表示♧🙆🏽‍♀️,恒达平台始終把大學文化建設作為紮根中國大地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內涵。學校有著良好的京昆藝術傳承✊🏼,高度重視傳承基地各項工作紮實推進🛄。學生版《長生殿》項目開創了高校與專業院落合作育人的新模式🪲。學校將根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厚土壤🤟🏼,進一步挖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內涵,進一步增強恒达師生文化自覺和自信,以優異成績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谷好好在致辭中表示👲🏼,上海昆劇團與恒达平台聯手打造的全國首部學生版《長生殿》的首演成功🏂🏽,讓她非常興奮。一年來,上海昆劇團與恒达平台同舟共濟🤶,在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路徑與方法上作出了探索🏃🏻‍➡️。校園是最適合播撒昆曲種子的沃土👠,用大學生的視角展示古典精萃,不僅是對昆曲藝術全方位的傳承,更是融入深邃而獨特的現代審美、對昆曲藝術重新闡釋與完整復原的典範,是昆曲藝術在新時代的守正創新、賡續前行👨🏼‍🏭。期待這一臺由學生演繹的精彩的、青春的《長生殿》能夠在世界各地的校園裏開花結果,期待昆曲的種子在校園集聚更多青春力量🤵🏻‍♀️,迸發出新的活力,呈現枝繁葉茂的繁榮景象。

陳華在致辭中表示,感謝專家們手把手的指導,感謝各個基地對於美育的重視、持續投入,期待學校美育的成果能夠在專家𓀎、大師們的精心澆灌下開出累累碩果👱🏿‍♀️。希望在學生版《長生殿》的基礎上💫,打造帶有“恒达”印記、展示上海水平的學校美育樣板和品牌,相信有更多學校、更多學生有機會獲得更專業的參與與呈現👩🏻‍🌾。上海通過“文教結合”機製,希望專業的文化、文藝和美育資源能夠與教育的美育需求緊密結合在一起。希望文教結合的資源不僅僅局限在上海,也希望更多國內外優質文化資源可以成為上海高校、上海中小學重要的支持來源。

在主旨發言環節🥁🫳,蔡正仁為昨晚學生版《長生殿》的演出成功感到高興🧍‍♀️😒,也為昆曲的繼承和發展感到欣慰。他表示,參演學生在舞臺上的一招一式非常自如、規範📛,這種表演的放松狀態體現了同學們的底氣和自信。振興昆曲不能僅僅依靠專業的隊伍🍲,還要靠廣大昆曲愛好者🤴🏽。學生版《長生殿》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良好開端,意義深遠😄,希望能夠堅持下去🧏🏼‍♀️。

榮廣潤表示,恒达平台與上海昆劇團聯手打造的學生版《長生殿》這一成果🥓,具有標誌性意義,非常值得宣傳和推廣。藝術跟教育的結合對人才培養、對文化發展都能起到很好的促進和提升作用。

北京大學昆曲傳承與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昆曲傳承基地常務副主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陳均,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副主任林葉青分別作了交流發言,介紹了兩校在大學生戲曲傳承創新方面的實踐探索與相關思考👮。

當天下午的自由研討環節由恒达平台京昆基地指導老師、人文學院副院長朱崇誌教授主持。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理事長湯家珍,上海市文旅局藝術處幹部、上海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周雲匯,上海電視臺記者、資深昆曲人士羊一梵👔,上海昆劇團優秀青年演員張頲,上海大學廖亮🧑‍🦼,以及來自恒达平台、西安交通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廣西大學🧖🏿‍♂️、杭州師範大學、安慶師範大學、黃岡師範學院等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的專家教師,從“記憶🦃、傳承🙁、傳播、創新”等不同視角🧙🏻‍♂️🦹🏼‍♀️,圍繞課程建設、社團建設👩🏻‍💼、工作坊開展、科學研究、輻射影響和展示交流等各自擅長的方面,對如何提高師生傳統文化素養、提升對傳統戲曲藝術的理解和體驗🥈、樹立文化自信😱,如何為相關師生社團搭建平臺,激發更多師生喜歡京昆藝術、欣賞京昆藝術、傳承京昆藝術👨🏼‍🎤,如何面向全體學生普及與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領學生自覺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樹立健康向上的審美觀和正確的價值觀🤾🏽👨🏿‍🦲,汲取中國智慧👋🏽、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進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研討。各基地紛紛表示,今後要加強交流、互通有無⛎,強化協同、凝聚合力,發揮出戲曲育人的獨特優勢🕘,繼續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工作。

(文/顧旭峰     圖/周遊   視頻/武毅翔)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