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快訊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恒达快訊 > 正文

恒达平台牽頭完成的31項成果(人)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

其中,獲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2項、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1項、一等獎10項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21-05-25  瀏覽:

5月25日,2020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公布,一共授獎281 項(人)🧑‍🦼。以恒达平台為第一完成單位的31項成果(人)獲獎🙍🏽‍♂️,其中😎,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2項、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1項、一等獎10項、二等獎18項🙌🏼。

土木工程學院馮世進教授、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徐金富教授分別榮獲“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此次共有10人獲得這一榮譽。

馮世進教授帶領團隊,致力於環境巖土工程和深基礎工程等方面的基礎與技術轉化研究。系統測試了垃圾土工程特性🙈,提出了填埋場多場耦合分析方法⏩🕷,建立了填埋場降解-滲流-固結-傳熱-傳質耦合分析三維仿真平臺;研發了高水位填埋場汙染負荷管控技術,解決了傳統導排系統易失效👲🏿♾、效率低的難題🦵🏿,提出了填埋場阻隔系統服役壽命評價和設計方法;攻克了高邊坡填埋場失穩破壞防控技術,建立了填埋場安全控製設計準則👩🏻‍⚕️。研究成果大幅降低了我國填埋場汙染與失穩災變風險,為我國衛生填埋場的科學設計與全壽命周期安全運營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技術保障🤘🏿。

徐金富教授帶領團隊,聚焦以支氣管擴張症和肺部感染為代表的重要呼吸系統疾病的臨床、基礎及轉化醫學研究。在國際上率先提出和報道支擴哮喘重疊綜合征👩‍🦼‍➡️,率先發現特殊類型支擴-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黴病的致病基因表型,推動了支擴個性化治療的開展,研究結果被多國支擴指南反復引用,提升了我國該領域研究的學術影響力。揭示藥致肺損傷的作用及機製,促進藥物說明書的改寫🥸,對臨床治療有重要指導意義。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積極投身督導防控與患者救治,參與撰寫多部重要專家共識⛴🧑🏽‍🎄,發表多篇學術論文,為阻斷疾病傳播和臨床危重症救治提供有力支持。

在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建立了國際科學家工作室▪️、多年來與夏四清教授開展科研和人才培養合作的美國工程院院士♥️、國際著名環境生物技術專家🛴📝、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校董教授布魯斯E.瑞特曼(Bruce E. Rittmann)教授,獲上海市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在獲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的10項成果中,獲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是由土木工程學院黃雨教授主持完成的“強震擾動區復雜孕災環境下巖土體失穩演化機理與全過程災變理論研究”。

獲技術發明獎一等獎2項,分別是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王亞宜教授主持完成的“高氨氮廢水厭氧氨氧化脫氮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和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陳啟軍教授主持完成的“機器人多維感知與自主控製關鍵技術及應用”。

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7項,分別是附屬第十人民醫院秦環龍教授主持完成的“腸道菌群疾病分類模型創建及菌群移植治療的臨床應用”,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姜格寧教授主持完成的“肺外科微創關鍵技術的研發🏃🏻、臨床應用與推廣”🪑,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陸偉教授主持完成的“高性能鐵基納米晶軟磁材料與器件的關鍵技術開發與應用”,軟件學院趙生捷教授主持完成的“面向應急搶險與事故處理的數據高效傳輸與智能分析關鍵技術與應用”🏨,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邵磊教授主持完成的“南海深水盆地大型儲集體識別理論技術與油氣重大發現”💋,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風洞中心楊誌剛教授主持完成的“汽車氣動-聲學整車風洞研製及應用”,以及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周雪飛教授主持完成的“應急水處理與安全保障關鍵技術及應用”✨。

在獲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的18項成果中,獲自然科學獎2項🦸🏽、技術發明獎4項、科技進步獎9項、科學技術普及獎3項。

此外,恒达平台合作完成的12項成果獲獎,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9項🏋🏼‍♂️。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