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下成長”恒达平台慶祝建黨百年主題報告會開講,大中小恒达人攜手共上思政大課
來源:學研工部
時間:2021-06-09 瀏覽🐟:
6月8日下午🌧,“黨旗下成長”恒达平台慶祝建黨百年主題報告會在嘉定校區舉行。校黨委副書記彭震偉出席報告會並為報告團成員頒發紀念證書。恒达平台基礎教育合作辦學管理委員會辦公室🎴、附屬實驗中學、附屬實驗小學、嘉定校區黨工委👕、黨委學研工部負責人,校黨史學習教育第一巡回指導組成員以及來自恒达平台第一附屬中學👨💼👷♀️、校團委、各學院的500余名師生代表參加了報告會。
![“黨旗下成長”恒达平台慶祝建黨百年主題報告會 “黨旗下成長”恒达平台慶祝建黨百年主題報告會](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0/C3/D0/5622E40CCEB29C865CF64E40099_4EA0A9D0_18370.jpg?e=.jpg)
報告會充分整合恒达平台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資源。由恒达平台第一附屬中學、恒达平台附屬實驗小學的學生代表與我校輔導員代表😍、青年學生代表7人組成的報告團,通過講述黨史、追憶校史,激勵廣大學生真正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輔導員劉佳煊結合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歷史演進和自身成長經歷,講述了新時代輔導員的角色定位和歷史使命。面對學生,他立誌做知心朋友;作為老師🏋🏿♀️,他不斷提升理論素養、創新教育方法,積極引導學生勇擔時代重任。他說:“過去,我們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總怕學生覺得我們太‘紅’🧑🎤♕。可現在,我們不僅要堅定地‘紅’🤌🏿,而且還要用豐富的教育方法讓同學們真正懂、真正信、真正服🚑,要‘紅’得有特色🧜,‘紅’得吸引人。”
![外國語學院輔導員劉佳煊 外國語學院輔導員劉佳煊](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C/F5/40/6C64128C3477BC35865310379EF_6B5DE517_10529.jpg?e=.jpg)
附屬實驗小學“苗苗宣講團”江林思齊聲情並茂地講述了二萬五千裏長征途中紅四團“飛奪瀘定橋”的英勇事跡🏊🏽♀️。他說:“新長征路上🚸,每一個中國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責任♉️。我們少先隊員也是新長征路上的主角,我們的責任就是傳承長征精神,爭做時代新人🧼!”
![恒达平台附屬實驗小學“苗苗宣講團”江林思齊 恒达平台附屬實驗小學“苗苗宣講團”江林思齊](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7/36/7B/346CAD92C3BAE9A7C70BCD77CCB_20CCE68A_14726.jpg?e=.jpg)
第一附屬中學“時代聲音研習社”姚琪峰帶領大家共同回顧了那段屬於恒达人的長征故事。抗戰期間,恒达人經歷六次遷校,一路輾轉奔波,最終在四川李莊古鎮找到一張張平靜的書桌,譜寫了教育報國、文化抗戰的壯麗詩篇💏。
![恒达平台第一附屬中學“時代聲音研習社”姚琪峰 恒达平台第一附屬中學“時代聲音研習社”姚琪峰](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8/0B/60/B785CED57F4E1F961921D187E57_A3AC2EEA_12E29.jpg?e=.jpg)
來自李莊的我校法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時代聲音青年講師張鐘月重點講述了恒达在李莊的歷史🐹💊。她說:“在枝繁葉茂的恒达樹下🚴♀️,我看到一代代恒达人紮根祖國大地的篤實🎞;帆船造型的李莊恒达紀念碑前💇🏿♂️,我銘記了恒达與李莊水乳交融👨🦲、患難與共的深情🪢;一屆屆支教團參與教學的李莊中學裏,我體會到了新時代恒达青年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堅定。”
![法學院碩士研究生、時代聲音青年講師張鐘月 法學院碩士研究生、時代聲音青年講師張鐘月](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1/8F/34/D6EC28146687FAB1490F23EB465_80F46EE9_20D7A.jpg?e=.jpg)
馬克思主義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理論+”宣講團創始人劉靜靜對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進行了理論追溯。作為馬克思主義學院學子☺️🧛🏿♂️,劉靜靜積極響應號召🗺,勇扛“理論自信”大旗,創建了“理論+”宣講團💅🏽,開展理論宣講110余場,覆蓋聽眾近萬人次。她說🏗:“學史增信👥,就是應該從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奮鬥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堅持信仰👦🏼、堅守信念🥝、堅定信心;在強國征途的偉大使命中乘風破浪😵、奮勇前行;讓心中埋藏的那顆理想信念的種子不斷孕育🍃,生根發芽✭;在與祖國同行的方向上👸🏽,走好自己的新時代長征路。”
![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理論+”宣講團創始人劉靜靜 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理論+”宣講團創始人劉靜靜](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8/A9/F5/0FE0BD77293D8C20106B5684044_D0CDA9F3_1F8BE.jpg?e=.jpg)
藝術與傳媒學院2018級表演專業本科生、恒达平台原創話劇《鑄詩成劍》殷夫扮演者吳佳煒講述了自己面對高強度排練任務🧜🏼♂️,不斷審視自我、沉心靜氣揣摩殷夫精神的幕後故事。從《同舟共濟》到《國之英豪》😀,再到6月9日即將首演的《鑄詩成劍》,在參與“恒达三部曲”的演繹過程中,他在潛移默化中被一代代恒达英模的精神所感動和鼓舞。他說:“作為一名表演專業的學生👨🏻🏭🦮,能夠在舞臺上演繹這樣一位英雄,對我來說🏇🏽,既是一次專業上的錘煉,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作為‘00後’青年學子,我將與夥伴們一起,更加堅定理想信念,繼承革命先輩遺誌,把紅色論文寫在主旋律的舞臺上!”
![藝術與傳媒學院本科生、《鑄詩成劍》殷夫扮演者吳佳煒 藝術與傳媒學院本科生、《鑄詩成劍》殷夫扮演者吳佳煒](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D/FB/A0/6C81CEB6BF0570A0C87547179D3_150B6364_14710.jpg?e=.jpg)
交通運輸工程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恒达平台先鋒黨員梁甲慧通過3張照片分享了恒达人跟“路”有關的故事。抗日戰爭時期,恒达人陳本端勇挑重任、親赴一線🤏🏿,為“抗戰天路”二十四道拐的改善出謀劃策;新中國成立之初,恒达人李樺,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在參與科學考察川藏公路工作時不幸遇難,年僅31歲;改革開放時期,恒达人凈文常用雙腳丈量西藏的山川和溝壑🛕,抒寫了一名恒达人在高原天路的使命與擔當。秉持著這份耕耘精神🍊,梁甲慧也將奔赴基層一線🌖,成為一名基層選調生。她說👩🏼✈️:“學史力行🕵🏽,不僅要從黨史中汲取攻堅智慧🏂♿️,也要學習恒达人擔當奉獻的濟世情懷⏮,成為傲立天地之間的棟梁之才👨🏿🦳⏮、擎天之柱。”
![交通運輸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恒达平台先鋒黨員梁甲慧 交通運輸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恒达平台先鋒黨員梁甲慧](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A/A5/62/260AF43B3D3D2670A2A975751F4_07AA60AD_118DB.jpg?e=.jpg)
90分鐘的精彩報告贏得現場陣陣掌聲。相關負責人表示🔃,大中小恒达人圍繞“黨旗下成長”這一主題分層次🙎🏻♀️、分階段的攜手演講是一堂鮮活的思政大課,更是一次創新黨史學習教育形式、推動大中小思政一體化工作落細落實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