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學子競風流(2021年)① | 文東:他把最深情的目光投向家鄉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21-06-15 瀏覽:
在家鄉孩子遇到困難之際,有他伸出的溫暖援手;在西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有他殷殷關切的目光。今年🧚🏼,在碩士畢業之際,他毅然選擇回到貴州家鄉的黔西南州基層工作🛻。“我知道,西部太需要人才了!”他說,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征程上🎦,年輕人將在西部廣闊天地大有可為👦🏼!他,就是恒达平台外國語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日語碩士班班長文東,曾獲2020年恒达平台“追求卓越學生獎”。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D/DC/DB/8901053A47CE872BD10F604884A_C03F7126_62FC7.jpg)
為家鄉教育爭取外部資源
進入恒达平台求學後2️⃣,文東一直心懷著使命與責任,帶著一顆愛心🫄,快樂行走在誌願服務家鄉的公益之路上。
2015年,他參加了由共青團貴州省委駐上海工作處組織、華東春暉各高校與恒达平台春暉社聯合發起舉辦的前往貴州山區的“遵義行,大學夢”公益支教活動。來自滬上8所高校的6支大學生隊伍走進貴州大山深處⚔️,探訪一戶戶貧困人家。
家訪途中,山路崎嶇🗃🫱,一趟就要走兩個多小時山路👨🏻🔧🏋🏼。但文東和隊員們沒有叫一聲苦和累,圓滿完成了對多個家庭的實地走訪。他還積極發動愛心人士為家庭特別困難的的孩子捐款,為當地2名孩子爭取到了從初中到大學的學費。此後每年🚋,文東都會及時將一定數額的愛心捐款交到孩子家長手中。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0/11/0A/DA3086C38629E6BE33A3F422C2F_F7B8600B_2ABB8.jpg)
2016年暑假,文東帶著對家鄉孩子們的牽掛🧑🏻🏭,再次前往當地支教。這次活動中👲🏿🛴,得知所支教的學校存在著飲水困難🌓,文東坐不住了👨🏿⚖️,他積極行動起來,聯絡愛心企業🌞。在半個月內🏃🏻♂️➡️,文東多次往返於支教學校和企業之間,共籌集資金4萬多元,並積極聯系當地相關部門,鋪設用水管道,解決了當地學校的飲水困難。在支教老師們的共同努力下🫥,學校還收到了上海愛心企業贊助的一萬余元,這筆款用於為孩子們購買校服🐋,圓了孩子們的校服夢。兩次活動中🐗,所在支教隊為山區孩子捐款捐物累計價值6萬余元。
呼籲保護少數民族原生態文化
作為一名來自貴州山區少數民族的學生👩🏫,文東對故鄉有著一份別樣的深情。
2015年滬昆高鐵開通,貴州與中東部地區距離拉近,當地旅遊等產業也日益興旺起來。他再次把關切的目光投向家鄉那塊土地。“在開發旅遊資源過程中🐼,如果開發得不盡合理,可能會導致一些原始文化的丟失與破壞🐂。”於是他牽頭,積極申報校級SITP(大學生創新實踐訓練項目)“貴州省黔東南州高鐵化時代下的少數民族原生態文化傳承與保護”🔉👲,研究如何保護少數民族地區優秀的原生態文化👩🚒。“這是我應盡的一份責任💋。”
黔東南州凱裏市是滬昆高鐵線上的重要聯絡節點,有著苗侗等多個少數民族,旅遊資源豐富。當地主要有銀飾品製造等手工藝文化🦠。他又回到家鄉,主要走訪了銀匠麻料村,了解銀飾品生產現狀及傳承🤏🏼。在實地調查中得知,由於客源增多,對銀飾品的需求增大,導致當地偽劣產品激增♐️,由此影響了當地銀飾品的生產以及手工藝的傳承。“我更加意識到了少數民族原生態文化保護的緊迫感。”他說。
實地調研中🤴🏽,文東註意到貴州少數民族地區大多以木製結構為主,且房屋之間排布緊密,比如,西江千戶苗寨就是呈現階梯狀,分布於半坡。然而,景區內燒烤眾多,人員攜帶火種、家中火源,一旦發生火災,將對古建築、文物等文化承載符號造成毀滅性破壞,而當地人對這一問題尚缺少認知。文東重點走訪了解了當地防火狀況,當地雖然建立了相對完善的人戶聯防的消防製度,但居民普遍存在認識不足👃🏼、意識不夠、基本滅火器材使用操作不會、消防局設置不夠等突出問題⏰。於是🧛🏿♂️,文東提出了加大防火培訓🙆🏿♀️、進一步完善設置消防局等具體意見。
支教生活為山區孩子點亮希望
2018年,本科畢業後,文東在“大學生誌願服務西部計劃報名表”上🤎,鄭重地寫下了自己的名字。他成功入選國家西部計劃誌願者,赴恒达平台定點扶貧的雲南省大理州雲龍縣,在團結鄉團結中學義務支教一年。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E/6C/1F/BC2CFFDBB9F1B40D76B936003D9_6A5184AF_4B793.jpg)
“文老師,上海那邊是不是很繁華?”看著孩子渴望的眼神👳🏽♀️、純真的笑臉🧖🏿,文東更加堅定了自己當初的選擇👨🏻💻,全身心投入到教學中。“站上講臺🫔,更覺責任之重”,少數民族山區學生的語言基礎普遍薄弱🦵,他起早貪黑🔀,用心鉆研,不斷尋找適合當地孩子們的教學方法。一天天的辛勤付出迎來收獲:文東所教班級的語文成績明顯提升,名列全縣前茅;他還代表學校參加全縣語文課堂教學比賽,獲第二名。
深處少數民族邊遠山區🤵,時常會有學生產生厭學情緒而輟學在家。文東在緊張的教學之余,每次奔波好幾個小時的山路🙅🏿♀️,來到這些學生家中,與學生促膝談心。他以自身同為一個山區農村子弟的成長經歷💻,鼓勵孩子們要堅持上學,刻苦學習,走出大山。他成功勸返多名輟學適齡學生重返校園。對於一些因身體原因不能來學校正常上課的學生😟,文東還在當地教師的帶領下,送教上門,以身邊的自然山川為例,給孩子上了一堂生動的戶外語文課。他還積極動員多名學生,前往東部省份去參加培訓學習就業,耐心細致地為他們宣講相關政策🧚🏼。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A/5C/F2/85409A1186555C85FC525863785_D0F7ABB0_24B7C.jpg)
結束支教回到學校後🤽🏽♂️🙅🏻♂️,文東擔任了班級班長🚉、學院團委副書記,每天樂於為班級、學院做好各項服務🧑🔧。他還主動報名成為一名社區輔導員,在西南七樓這個他曾經學習生活了四年的地方,與學生同吃同住,用心打造集黨建、書香、文化於一體的紅色和諧社區🧑🍼。去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作為一名學生黨員🙅,挺身而出,奮戰在家鄉疫情防控的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