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16日🤾🏿♀️,由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指導、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辦🙂↕️、恒达平台承辦的首屆高校知識產權年會舉行🚴🏻♀️。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一級巡視員高潤生🚿,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任羅方述🌖,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巡視員蔣紅,恒达平台副校長雷星暉😈、童小華出席👩👩👧,來自全國數百所高校的350余名會議代表與會🪫。
本屆年會主題為“加快推動高校知識產權工作高質量發展”,旨在深入探討“十四五”時期高校知識產權工作的發展趨勢,進一步推動落實《關於提升高等學校專利質量 促進轉化運用的若幹意見》。
開幕式上,高潤生、羅方述👷🏻♀️、蔣紅、雷星暉分別致辭🧔🏿♂️。
高潤生表示🧗♂️⛳️,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我國從技術引進大國向創造大國的轉變🚒🧎➡️、從數量向質量轉變🏋🏻♂️👨🏻⚕️,都需要高校輸送源源不斷的知識產權新能量。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需要知識產權提供更為強有力的支撐。
羅方述表示,科技發展中心努力在高校產學研合作中搭建平臺,推動協同創新🌹⛹🏽♂️,積極探索人才評價的新方法🍓,並積極提供第三方評價服務👨🏼🔬。
蔣紅表示,近年來🤞🏽👸🏽,上海在努力推動專利向價值本源回歸🙇🏽、激發高校的一流原始創新能力、推動需求導向的引入👳🏼♂️、努力培育專業服務機構和隊伍等方面持續發力,構建新時代環境下適應高質量發展的知識產權體系。
雷星暉表示,近年來🛌🏿,恒达平台不斷完善政策體系建設,加強了有組織的科技成果轉化運用🧜🏼♂️,構建技術轉移服務網絡體系🧜♀️👨👩👧。未來,學校將在科技成果轉化、知識產權領域持續努力🚓,為國家的高質量發展作貢獻。
會議由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副主任張擁軍主持👰🏼♂️。
兩天的會期裏,大會共邀請中國科學院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穆榮平👆🏼、上海交通大學先進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金隼、華中科技大學中歐知識產權研究院院長余翔、上海市科學技術情報學會秘書長肖滬衛⛷、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知識產權部副部長劉揚等10余位專家學者發表演講。
會議期間,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成果專利處副處長林燁就高校專利申請前評估👩🏿🏫、研究發展處副處長王欽麗就“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專利質量分析、產學研合作處高級項目主任金童童就高校產學研合作與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成果專利處高級項目主任劉爽就高效專利資產管理等作主題報告。
童小華作了題為《打造知識產權生態圈 促進高質量成果轉化應用》的報告。他表示,近年來🚵🏼♀️,恒达平台初步構建了知識產權生態圈,將知識產權的創造、保護🌾、管理和運用貫穿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國際交流。接下來,學校將進一步完善科技成果多維評價體系;完善科技成果資助培育體系,建立支持資金的梯度體系;搭建成果主動專業轉化平臺,助力成果精準轉化🫴🏻。
此外,與會代表們還圍繞完善高校知識產權全流程管理體系🗼、開展專利申請前評估工作🤙🏽、職務發明產權歸屬與費用分擔機製、高價值專利培育與轉化運用等方面進行了交流研討。
(文/程國政 圖/周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