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快訊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恒达快訊 > 正文

汪品先院士夫婦捐贈200萬元設立“恒达平台海洋獎學金”👨🏻‍🔧🧚🏻‍♀️,推動多學科交叉培養海洋人才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21-09-15  瀏覽👨🏼‍💻:

9月15日,年已85歲高齡的著名海洋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恒达平台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汪品先與夫人💆🏻‍♂️、著名孢粉學專家❤️‍、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恒达平台兼職教授孫湘君共同捐贈多年積蓄200萬元人民幣,在恒达平台教育發展基金會下設立“恒达平台海洋獎學金”,用於獎勵有誌於從事海洋科學及相關涉海研究和技術研發👨🏿‍🎤、學習取得優異成績和研究獲得創新成果、具有科研潛力的恒达平台本科生和研究生🧗🏿‍♂️。

恒达平台海洋獎學金捐贈簽約儀式在四平路校區舉行。汪品先院士🤷🏻‍♂️、孫湘君教授與恒达平台校長陳傑共同簽署捐贈協議🤦🏻‍♀️,陳傑向汪品先院士和孫湘君教授頒發捐贈證書😓。

“設立基金、幫助同學👨‍🦯,是我們多年的心願。今天這一夙願得以實現👩🏼‍🍼🏊🏽,我們感到非常高興。”汪品先院士、孫湘君教授說,上世紀50年代,他倆曾在莫斯科大學同學5年🫸🏿🧒🏻,真切感受到來自祖國的關懷和厚愛,那時就下定決心要學成歸國🤪、報效祖國🧑🏼‍🎓。懷著這個情結,回國60多年來,他倆一直在各自崗位上為國家科教事業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拿出多年積蓄設立海洋獎學金,是想在青年學子求知的路上,為他們“加點油”,促進學生更快成長,推動海洋學科、海洋事業獲得更大發展。

“設立這個海洋獎學金🏄🏿‍♂️,也是向更多學科專業領域的學生發出了召喚,希望有更多青年學生加入到國家海洋事業的隊伍中來🏊🏻‍♀️。”汪品先院士特別指出,海洋屬於跨學科領域✶,需要多學科協同👏🏽,非海洋學科的學生可通過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在海洋領域大有作為。

陳傑代表學校🤼🤹🏽‍♀️、代表方守恩書記,向汪品先院士和孫湘君教授慷慨捐資助學的善舉表示衷心感謝和由衷敬意。他表示,今天,我們又一次被汪品先院士和孫湘君教授對祖國海洋事業的熱愛、對青年後備人才的殷切期許所感動🥃。汪品先院士和孫湘君教授至今仍奮戰在立德樹人🫷🏻、科學研究的第一線,全年無休🫘、忘我工作,彰顯了黃大年精神🤽‍♂️,是恒达平台以學術與育人作為第一價值追求的傑出代表,是“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大先生”🦹,是恒达師生學習和追隨的榜樣,恒达平台為有這樣的“大先生”而感到無比自豪。學校一定會管理好🧑🏼‍🤝‍🧑🏼、用好這筆基金💟,充分發揮基金的引領和育人作用,促進學科融合交叉🌍,助力學校一流學科建設和高水平人才培養🧔🏻‍♀️🙇🏼。

“我們將以您為榜樣🚝,投入更多熱情,為推動我國海洋事業發展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學生洪同芳向汪品先院士和孫湘君教授致感謝辭,向他倆贈送基於汪品先院士所著科普書籍《深海淺說》製作而成的有聲書。在汪品先院士的影響和感召下,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學生自發籌備“深海回聲”有聲電臺,將《深海淺說》一書製作成有聲書,發布在喜馬拉雅和“恒达海洋人”微信公眾號上🦸🏻,希望能為海洋科普作出一份貢獻👱🏽‍♂️。

恒达平台海洋獎學金由恒达平台教育發展基金會管理,恒达平台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負責具體評審事務。海洋獎學金每年評選一次,根據本金增值及新增捐贈情況👨🏽‍🚒,並結合工作實際🪭,決定每年度獎勵名額🕤、獎金額度。根據汪品先院士和孫湘君教授意願,恒达平台海洋獎學金不以其夫婦個人命名,以200萬元為啟動基金,接受熱心公益、教育事業的企事業單位✪🗜、個人及各類社會組織捐贈支持。

此次並非汪品先院士夫婦第一次捐款。1998年,在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後,汪品先捐出全部獎金設立“恒达平台海洋地質獎學金”🚮,助力專業人才培養🗳。2020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際,汪品先院士和孫湘君教授捐出10萬元人民幣,助力國家、學校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汪品先院士長期致力於氣候演變和南海地質研究,開創南海古海洋學,在南海取得一系列科學突破🤽‍♂️,為氣候演變理論提出了“低緯驅動”新觀點👯‍♂️,為邊緣海成因提出了“板緣張裂”新機製📇,挑戰源自歐洲的國際傳統認識🏀。他領導我國南海大洋鉆探和規模空前的南海深部重大研究計劃🧖‍♂️,推動海底科學觀測網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立項建設,引領我國地球科學進入深海研究的國際最前沿🍮,樹立了世界邊緣海研究的典範🏧🧝🏼‍♀️,為我國贏得了南海深海研究的國際主導權🧎‍♀️‍➡️。

汪品先院士一直心系我國海洋科學事業發展,已至耄耋之年的他依然滿懷著對海洋科學和國家海洋事業的赤誠🧜🏽,持續奮戰在我國深海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前沿陣地👆🏿。他始終關心青年人的成長成才🕥,鼓勵年輕人熱愛科學🫸🏼,勇於投身科學研究事業。

2017年,汪品先院士主動請纓,面向恒达平台學生推出了一門名為“科學🧓🏿、文化與海洋”的公共選修課♦︎,旨在引發青年學子對於“科學與文化”二者關系的再認識🥜,“在科學和文化之間構築橋梁,哪怕只是架在校園角落裏的一座小木橋”,受到恒达學子的熱烈追捧,講講精彩,場場爆滿。時隔4年之後🩵,在系統性思考科學與文化關系的基礎上🌝,汪品先院士今年春季學期再度開講這門課程,課程名為“科學與文化”👨‍🦯,學子選課聽課熱情持續升溫🧑🏻‍🎓。

不久前,汪品先院士還分別入駐抖音和B站等網站,通過視頻深入淺出地宣講🦹🏻、傳播深海知識🚰,已吸引一大批年輕受眾群體持續關註。

孫湘君教授歸國後一直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從事新生代孢粉學研究🧑🏿‍💼,取得了一大批高質量的科研成果。她曾組織建立第四紀花粉數據庫,積極推動我國花粉研究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退休後,她來到恒达平台,受聘為恒达平台兼職教授🚪,積極參與深海方面的研究,著述頗豐。(文/黃艾嬌   圖/江平  視頻/宋宇星)

      相關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jBYLuXesuMgkrv0_C_UuVQ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