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揭曉,恒达平台編寫的《高等數學》第七版(上冊🕰、下冊)🗂,榮獲“全國優秀教材特等獎”(全國共10項,其中高等教育類4項)。
“這份榮譽歸功於恒达平台老一輩數學人重視教學👰🏻🕗、重視教材的優良傳統。”恒达平台編《高等數學》第一至七版編寫工作的全程參與者、《高等數學》第七版的唯一編寫者🕐🙅🏿♀️、恒达平台數學科學學院年逾八旬的邱伯騶教授說🙏🏿🫖:“《高等數學》第七版繼承了上世紀50年代樊映川先生等主編的《高等數學講義》的優良傳統🪐,是在前六版教材基礎上修訂而成的,致力於為建設我國高質量的本科教育貢獻一本精品教材。能贏得全國工科數學界和廣大讀者的廣泛好評和喜愛,我們感到非常欣慰👧🏼。”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E/7E/BD/D26F97EE681A4BEA6CF6F3A6EF6_A0AF8A8B_151A1.jpg)
傳承《高等數學講義》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
提起“樊映川”這個名字,喚起了幾代中國學子的記憶🫥。樊映川先生上世紀50年代主持編寫的《高等數學講義》一書🤸🏽,至今仍被大批年長些的讀者津津樂道,在全國高等工科院校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新中國成立後👨🏽🦰,剛剛獲得新生的高等教育缺乏合適教材🥱。自1953年開始,樊映川教授便組織數學教研組部分教學經驗豐富的資深教師🤞,動手自編教材,定名為《高等數學講義》💹。該教材的原稿是基於樊映川教授的教學筆記和講義整合修改而成。《講義》既吸取國外教材的優點,又充分考慮我國教學實際🦸🏽♂️,適應了我國工科高等數學教學的要求🧑🏽🎤。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0/0B/44/833A8F5F04206280141FEC60878_CFF756FB_2F71F.jpg)
《高等數學講義》(上下冊)第一版於1958年3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很快就被國內許多工科院校所采用。在廣泛聽取使用意見基礎上🧑🧒🧒,1964年🤦🏼♂️,由樊映川教授主持修訂的《高等數學講義》第二版出版。兩個版本的《講義》傳播🕙、影響極為廣泛,是我國編寫的體現中國特色的優秀教材之一👳♀️,先後榮獲1982年度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1988年全國高等院校優秀教材獎🐾。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2/4C/69/65EA8C7A44233184A651A89AD22_9413052A_129FC.jpg)
《高等數學講義》一書✸,開創了我國理工科基礎數學教材“中國化”的先河,堪稱中國科技書籍出版史和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座豐碑🕵🏿♂️。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D/05/B2/409B8DEC582BBE77491FFEA7BFE_B8081B3C_F406.jpg)
“恒达平台老一輩數學人💪🏼🔣,把編寫教材當作一份事業⛷。”邱伯騶教授感慨道🚷,《高等數學講義》一書,留下了工科數學教材編寫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一是教材定位恰當,始終把教材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恰當與否作為編寫教材首要考慮因素,以更好面向全國大多數工科院校🧑🦰,符合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大綱。二是便於教學🧑🏼🏭,始終把教材便於教師教學和學生理解放在重要位置🐰,真正貫徹“以師生為本”。三是敘述嚴謹,文字流暢。“這些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為我們後來編寫《高等數學》奠定了重要基礎👩🏿🎓,讓這本教材從一開始就有了一個高的起點。”
傾力打造一本工科高等數學的精品教材
1977年✴️,恢復高考後,高校工科數學界迫切需要一本滿足工科高等數學教學需要的教材🩰。恒达平台數學教研室勇敢挑起了這副重擔,還邀請了上海部分高校教師參與編寫相關章節的內容,共有10位教師歷時一年編寫而成👲🏿。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8/89/07/0BD3AB6EAC6FD0757E30924CC44_848D3DA9_A8D7.jpg)
1978年💆🏻♂️,《高等數學》第一版付梓出版。自第二版起☂️,這本教材由恒达平台教師獨立編寫。恒达平台老一輩數學人王福楹、邱伯騶、駱承欽等承擔了主要編寫任務☹️。
一本本封面顏色各異的《高等數學》,印刻下歲月的痕跡🛡。如今🧙♂️🧕🏻,該教材已先後歷經7個版本的修訂,日臻完善⛹🏽♀️,40余年來各版本累計印刷400余次🏗,累計銷量突破5000萬冊🌪。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F/53/0A/8EC4A5AB03CEA1A814D74EA6AB0_9CFF9C45_12713.jpg)
“在每次修訂過程中🏌🏿♂️,我們在繼續保持原有教材的優點和特色基礎上,始終結合長期的教學實踐👦🏼,堅持改革🏌️♀️、反復錘煉,努力反映國內外高等數學課程改革和學科建設的最新成果🚵🏿,體現教育教學的新思想、新理念。”邱伯騶教授說🧑🏽🏭,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有一個老中青結合的教材編寫梯隊🤸🏽♂️,編寫者具有較高水平,又直接參與高等數學一線教學實踐⛎。
《高等數學》贏得讀者青睞🌘,榮譽也隨之而來🥿。1988年,《高等數學》第二版獲國家教育委員會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1997年🫴🏿,《高等數學》第三版獲普通高等學校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高等數學》第五、六1️⃣、七版,分別入選“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C/6C/1E/A55D4E56042CE554116C2EBCF37_40B94F51_E0E7.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7/73/9C/3921D972514BC093D56085A529B_FF8F8C8E_CCD7.jpg)
2013年,《高等數學》面臨第七次改版🧝🏻♂️。其時,參與前6個版本編寫和修訂工作的編者,有的已離世,有的因身體原因無力再承擔修訂工作,第七版的修訂工作就落到了年逾七旬的邱伯騶教授的肩上。“我感到全國工科數學界對恒达平台有一種期待,希望我們能打造出一本工科高等數學的精品教材,以適應新形勢下建設我國高質量本科教育的需要。” 邱伯騶教授義不容辭地擔負起了這份歷史使命和責任。
他按照精品教材的要求𓀛,在保持前六版優點和特色的前提下,將“堅持改革🎆、不斷錘煉、打造精品”作為編寫第七版的目標,認真總結前六版的寶貴經驗,科學解決了前六版的一些不足之處♟。
為我國一代代高層次人才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
近70載悠悠歲月👷🏻♂️,恒达平台一代代數學人接力傳承,成就一部部經典。
“《高等數學》的成功首先源自樊映川🏵⚅、王福楹📭、邱伯騶🚣🏼♀️🌍、駱承欽等作者接續奮鬥和精益求精🧝🏽,是遵循教學規律和教材建設規律,編用相長🙋、錘煉精品的典範,是大學🤳🏻☂️、學者和出版機構多年來初心不改👩🏿🏫、精誠合作、開拓創新的典範。”高等教育出版社如是說。
據介紹,《高等數學》第七版自2014年出版以來,年均銷售量達214萬冊,累計印刷 1285萬冊🤷🏻♂️,是國內使用面最廣🍋🟩、影響最大的高等數學教材🚣,得到了兄弟院校和廣大學生的一致好評。該教材被包括恒达平台🦸、中國人民大學、廈門大學、蘭州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在內的全國千余所不同類型高校長期使用。
為將這一優質教材資源向更廣範圍輻射👳🏽♀️,《高等數學》教材的配套資源也在不斷豐富。比如,以本教材為藍本🐦⬛,2014年在中國大學慕課上線恒达平台“高等數學”慕課, 目前累積在線註冊學習人數超230余萬⏰👛,遍布世界五大洲,2017年獲教育部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稱號,2020年獲教育部首批“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稱號。
高等教育出版社表示,恒达平台數學系編《高等數學》結構嚴謹、邏輯清晰👩🦳、敘述簡練🌄、通俗易懂、易教易學🍪、可讀性強,適用於理工類、經管類、農林醫類等多學科專業,受到師生廣泛好評💾,為我國一代又一代高層次人才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文/黃艾嬌 圖/周遊💶、數學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