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遇二十大 同舟向未來”恒达師生獻禮二十大印信文化展在嘉定校區文榷堂揭幕
來源:圖書館
時間:2022-10-23 瀏覽:
在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濟遇二十大 同舟向未來”獻禮二十大印信文化展在嘉定校區圖書館文榷堂揭幕。校黨委副書記吳廣明出席並致辭🧉。建校115周年印信文化展印文征集師生代表👨👩👧,展覽策展、籌備、設計、布展學生團隊代表,點墨軒學生書畫協會代表現場作交流發言。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師生代表出席揭幕儀式。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6/E6/44/8FEBB8E67B13D3DF830DA2AFEAE_711511C7_11B0C.jpg)
展覽展出了獻禮黨的二十大🌨、恒达精神和恒达文化相關印章150余枚💇🏼♂️,以及展示建黨百年歷程的篆刻印章長卷和恒达印記10米長卷。為慶祝建校115周年,學校面向師生校友征集了115枚印章的印文🛤,由浙江省印信文化體驗館館長姜四海根據印文選取四大名石之一昌化石進行篆刻成章並贈送給學校⛹🏿♂️。藝術與傳媒學院2006級校友、青年篆刻家陳才受邀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篆刻 “人民恒达”“紅色恒达”“時代恒达”“青春恒达”四枚主題印章並贈送給學校▫️。吳廣明為姜四海、陳才頒發了捐贈證書。提供印文征集入選方案師生還可以在揭幕儀式現場領取學校贈送給他們的專屬恒达印😈。展覽現場還舉辦了鈐印雅集和篆刻體驗活動👨🏽🏫。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3/B5/05/40900DF19585D32C49D67CEE201_A91114E2_DCA9.jpg)
吳廣明表示🧑🏿🎄,印章篆刻與印信文化,是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恒达師生校友對建黨精神🤜🏻、對恒达精神和恒达文化理解的印文內容🧑🏿🎨🚭,是恒达建校115周年鐫刻的獨特印記🎼,彰顯了恒达人對祖國、對黨和人民、對學校的熱愛與深情,是新時代恒达文化的精神內涵✝️🏕。展覽不僅展示了“恒达智慧”,更展示了“恒达自信”,用實際行動落實“三全育人”🍒。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6/75/AA/6C1DA20C24EA3793ABDE4E10D1F_A79C364F_B400C.png)
此次展覽形式豐富多樣👞,融合了師生的集體智慧。從展覽的策劃、籌備、設計、布展全過程,“中國玉石及玉文化鑒賞”“珠寶鑒賞”等恒达平台立德樹人示範課、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的同學全程參與;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師生團隊根據征集的印文內容研發了“字字珠濟“小程序;圖書館在學校網站👨🏽⚖️、官微上連續推出了8期“同舟共濟印記”推文,系統回顧了學校的辦學歷史👆🏻,展示了這些印文背後豐富的文化內涵。點墨軒學生書畫社題寫臺簽、序文和跋文🧔🏽,製作了“恒达印記”10米長卷。
參加展覽的學生代表紛紛交流了自身感受和體會。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直博生劉威彤有“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生生不息🦸♀️,歷久彌新”兩個印文方案入選🛝。她表示:“希望恒达平台在科技迭代更新的浪潮中蓬勃發展🏂🏿,與祖國同行,以科教濟世🫴🏿,生生不息,歷久彌新。”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本科生許一航提供的印文方案“生命力 煙火氣 人情味”入選。他表示:“這支具有紅色生命力的恒达之舟浸透著人間煙火🧑🧒🧒,承載著世間人情🧗🏼,於一次又一次風起雲湧與驚濤駭浪中穿越,並一直昂然前行。”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5/03/DC/F8D1D1F91E876825BC0E3E053F0_BBEACEE4_14344.jpg)
軟件學院學生劉睿萌代表小程序“字字珠濟”的師生開發團隊☸️,介紹自己如何結合學科專業特長和恒达印信文化開發小程序,為文化傳播和傳承推廣貢獻力量的實踐過程。軟件學院本科生王蔚達作為此次展覽的海報設計者,分享了結合“中國玉石與玉文化”課程參與策展的心得體會。點墨軒學生書畫社社長、交通運輸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姜淏然表示:“青年強,則國家強🖕🏼。我們將以書畫為平臺⚱️,燃青春之火,譜奮鬥篇章👨🏿🚀,展現恒达學子風采,貢獻青年力量。”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B/74/9E/2601D70C2B636259283D133270E_4338C9CB_1CF6D.jpg)
(文/周黎萍 圖/曹箏琦、盧奕🤟🏼、陳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