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鑫明團隊揭示PD-L1負調控抗真菌免疫的新機製🧚🏿♂️,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通訊》
來源🧂:醫學院
時間💔:2022-11-14 瀏覽:
11月11日👨🏼,恒达平台醫學院、恒达平台附屬第十人民醫院賈鑫明教授團隊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題為“PD-L1 negatively regulates antifungal immunity by inhibiting neutrophil release from bone marrow”的論文。該研究揭示了PD-L1負調控抗真菌免疫的新機製🧫,發現真菌β-葡聚糖通過Dectin-1受體激活中性粒細胞PD-L1的表達👨👨👦👦⛺️,PD-L1入核調控趨化因子CXCL1和CXCL2的轉錄和分泌,抑製骨髓中性粒細胞向感染臟器的遷移,發揮負調控抗真菌免疫的作用⚡️,並發現含笑內酯提取衍生物ACT001在體內能夠有效抑製PD-L1的表達,從而顯著提高小鼠感染真菌的生存率。該研究結論為靶向PD-L1研發真菌感染治療的新策略提供了理論依據。
論文發表同日🧚🏻♂️,賈鑫明教授應邀在Nature的Health Community中“Behind the paper”欄目撰文分享該項研究背後的故事👩🏼🚒。這是該課題組本年度再次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發表的研究論文。
程序性死亡配體1(PD-L1)是一種跨膜蛋白,主要與其受體PD-1結合傳遞免疫抑製信號,對腫瘤免疫逃逸、細菌和寄生蟲感染免疫、自身免疫性等疾病中發揮重要的作用。目前關於PD-L1在T細胞及DC等抗原提呈細胞上的作用研究較多🧗🏿🐤,但是關於PD-L1在中性粒細胞中的作用研究較少🚵🏻♀️,而關於PD-L1調控抗真菌免疫的研究完全是空白。
該研究利用RNA測序分析發現小鼠骨髓中性粒細胞和人外周血中性粒細胞在β-葡聚糖刺激後PD-L1表達顯著升高(圖1a-d)✊;Dectin-1受體編碼基因缺失(Clec7a-/-)後,而非CARD9和Syk,顯著降低真菌β-葡聚糖刺激小鼠中性粒細胞表達PD-L1的比率(圖1e👩🏼,f)。KEGG分析顯示β-葡聚糖激活中性粒細胞JAK-STAT信號通路,免疫印跡結果證明β-葡聚糖刺激顯著增加小鼠中性粒細胞JAK2和STAT3的磷酸化水平🛖,而Dectin-1受體缺失後可以顯著降低β-葡聚糖刺激的小鼠中性粒細胞JAK2🦦、STAT3磷酸化水平(圖1g,h)💨。利用JAK2-STAT3通路抑製劑Stattic處理,能夠顯著降低β-葡聚糖誘導中性粒細胞中表達PD-L1的比率(圖1i)。結果表明β-葡聚糖激活Dectin-1可介導JAK2和STAT3的磷酸化,從而調節中性粒細胞PD-L1的表達👩🏿🦰。
圖1 真菌β-葡聚糖激活中性粒細胞Dectin-1/JAK2/STAT3軸誘導PD-L1表達
進一步研究PD-L1調控中性粒細胞的生物學功能,發現Dectin-1和PD-L1基因缺失後小鼠骨髓中性粒細胞的細胞運動被顯著抑製,β-葡聚糖誘導中性粒細胞分泌CXCL1和CXCL2的水平顯著降低,同時,PD-L1抗體阻斷後人血中性粒細胞β-葡聚糖誘導分泌的CXCL1和CXCL2水平也顯著降低(圖2a-e)。接下來作者探討了真菌β-葡聚糖激活中性粒細胞PD-L1調控CXCL1和CXCL2分泌的分子機製🦸🏻♀️,發現PD-L1入核與sp1結合調控CXCL1和CXCL2的轉錄和分泌🚶🏻♂️➡️,從而影響中性粒細胞的運動(圖2f-o)⚇。
圖2 PD-L1通過調控CXCL1和CXCL2的自分泌來調節中性粒細胞的運動
為了進一步明確在系統性念珠菌感染時中性粒細胞PD-L1的免疫調控作用,研究者構建了PD-L1中性粒細胞條件性敲除小鼠(圖3a),研究發現白念珠菌感染後𓀇,敲除小鼠骨髓中性粒細胞數量顯著減少🏙,同時腎臟內中性粒細胞數量顯著增加👌🏻,骨髓中CXCL1/2的水平顯著下降👩🦯,感染小鼠腎臟荷菌量顯著減少、存活率顯著增加(圖3b-e)👩❤️💋👩🫰,進一步提示白念珠菌感染誘導中性粒細胞高表達PD-L1能夠調控中性粒細胞從骨髓向外周遷移🧘🏻♂️。
圖3 中性粒細胞條件性敲除PD-L1促進骨髓中性粒細胞向外周遷移發揮抗白念珠菌感染的作用
綜上所述,該研究發現真菌來源β-葡聚糖通過中性粒細胞表面的Dectin-1受體激活JAK-STAT通路,誘導PD-L1分子的顯著上調🧑⚕️,PD-L1入核調控趨化因子CXCL1和CXCL2的轉錄和分泌👚,抑製白念珠菌感染時骨髓中性粒細胞動員,闡明PD-L1不依賴於PD-1發揮負調控抗真菌免疫的作用及機製。並發現抑製PD-L1表達通過調控中性粒細胞的趨化功能,促進中性粒細胞定向趨化至腎臟🚴🏽♂️,發揮免疫殺傷功能(圖4)🛀🏿。該研究圍繞白念珠菌感染時骨髓中性粒細胞的免疫調控🧜🏻♀️,首次提出了PD-L1靶向中性粒細胞治療真菌感染的新機製,為治療白念珠菌感染提出了全新的思路🧑🏽🔬,同時也為真菌感染與腫瘤免疫的互作提供了新的見解。
圖4 PD-L1靶向中性粒細胞治療真菌感染的新機製
恒达平台醫學院、恒达平台附屬第十人民醫院賈鑫明教授為該論文的唯一通訊作者🥃,課題組於垚博士研究生和王蓉蓉研究實習員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教委、上海市科委等部門基金的資助🎃👃🏼。
論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47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