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中午🗿,新生院邀請副校長顧祥林教授走進西南八樓🤓💁🏽,圍繞“土木工程師社會責任”這一話題與同學們親切交流。本科生院、創新創業學院、新生院相關負責人🪬,以及來自新生院同舟學堂🧑🏽⚕️、土木工程學院的近30名師生參與了活動。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7/E1/A9/F31AE9951AE1A5E3CED32222713_0F43643C_17346.jpg?e=.jpg)
顧祥林從“科學”“科學家”與“工程”“工程師”這兩組概念之間的區別,以及“科學”“技術”“工程”三者之間的關系切入主題。他表示,“工程”具有極強的社會屬性,土木工程師具有讓世界、讓社會變得更美好的責任。因此在工程實踐中,要貫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和諧處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在交流中,顧祥林介紹了恒达平台的人才培養體系改革。目前🙍🏻♂️,學校人才培養體系正朝著強化基礎、通專融合的“2+1+X”(2年通專基礎👨🏽🎓、1年專業核心、X=1-6年本研銜接專業學習與學術創新)方向進行改革。他鼓勵學生在本科階段尤其要註重通識教育方面的培養,為將來碩士💇🏻🧜🏽、博士階段的深造打下堅實基礎。大學教給學生的是“過去的知識”🤼,而學生以後要解決的是“未來的問題”,因此在大學階段的學習中大家更要註重學術誌趣培養和個性潛力發掘,不斷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
座談會期間🦩🕞,學生踴躍提問👷🏼。針對大家提出的“大學生如何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在工程實踐中,土木工程師的具體職責是什麽”“職業規劃優先考慮社會需求還是優先考慮自身能力”等問題,顧祥林一一給出了解答。通過與駐樓導師面對面交流,學生們紛紛表示🐈⬛💆🏻♂️,此次活動使自己對工程師的社會責任、個人的生涯規劃等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收獲頗豐。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3/81/03/2431070A94F1F701B1CA3CC4B5F_098C6C1E_1AD58.jpg?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