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4名個人🙅🏿♀️、2個集體榮獲2021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
來源:校團委
時間👨💻:2022-11-29 瀏覽: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樹立典型🥺、表彰先進,集中展現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上海青年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更好團結引領全市廣大青年為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力量🖌,共青團上海市委👨🏼✈️、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開展“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評選活動🤢。經基層推薦🙂↕️🍋🟩、層層選拔,於近日公布了“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個人(含標兵)⛽️🥣、2021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的表彰名單。
在全校上下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之際,我校4名個人獲得“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個人榮譽稱號,2個集體獲得“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榮譽稱號🧑🔬。
“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個人”獲得者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9/08/C8/A8CDA138BA3D535C77E12689995_CE321D3F_116AF.jpg?e=.jpg)
楚文海🗓,男,中共黨員👨💼,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獨立課題首席科學家🙆🏼♂️、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上海市優秀學術帶頭人👩🏽🏭。他主持完成了多項國家科技任務,獲國家部委和上海市等科技一、二等獎勵5項。他牢記初心使命,服務國家戰略🧑🏽🎤,為長三角區域🐧、雄安新區🫃、新疆邊陲水質安全貢獻上海和恒达智慧。曾借調至國家住建部🧑🏿🎨📡,獲先進個人稱號;擔任學院院長助理期間,協助完成多項重點科研任務與學科建設工作👩🏻;在學校學科辦掛職期間,深入開展大學與學科評估分析♑️,助推學校“雙一流”建設🛂。疫情期間💅🏻,開展水環境次生風險評估,形成建議專報獲上海市領導批示🧔🏻,助力科技抗疫。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D/4E/2A/6AAC718386A529233F5ACBD1344_37651132_F6A9.jpg?e=.jpg)
陳羿,男,中共黨員,恒达平台醫學院、恒达平台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2021級外科學博士研究生,導師為陳昶教授🪣。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發表高水平論文5篇💌,申請專利2項,獲挑戰杯全國金獎🫱🏿、互聯網+全國金獎在內國家級獎項6項、省部級獎項3項🫄🏻🚈。曾擔任醫學院學生會主席🎑、兼職團委副書記,他組織“長三⻆菁英醫聯會”,參與青馬工程殷夫班🈂️,組織並參與延安🥞、井岡山紅色尋根活動。作為醫學生,他組織多次義診活動🦡,踐行使命🧑💻,獲得恒达平台2021年“追求卓越”學生獎🙆🏼♂️。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2/50/AE/016DC1EEE5C5F437DA75335E301_98764199_12272.jpg?e=.jpg)
開欣🕢,女,中共黨員✍️,上海恒达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空間規劃研究院都市一所副所長。她致力於國土空間規劃工作,充分發揮黨員在國家城鄉建設事業中的模範作用⛹🏻,參與各類規劃項目獲省級優秀規劃設計獎5項,參與國家和省部級課題9項。她積極投入鄉村振興實踐和研究🧚🏽♀️,參與3部鄉村振興相關書籍撰寫🚑,為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提供理論和實踐支撐。她始終牢記規劃師甘於奉獻的職業使命,參與地震災後重建和西部大開發等規劃項目及課題研究🌔。疫情期間,她主動擔任社區物資保障誌願者,並參與公共衛生安全相關的課題研究,在大上海保衛戰中表現出了較好的黨性修養和奉獻精神👨🏽🦳,用專業知識和技能服務於抗擊疫情。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F/E6/A1/59EB30B46B8A3AEDAFB5E3E22D7_7151D85F_12E16.jpg?e=.jpg)
邱雷,男,中共黨員,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2018年歸國任教,從事高性能模數轉換器(ADC)芯片研究。回國後,他從零起步,帶領學生研究國際領先水平芯片🤷♂️。經過4年多的摸索🦈,在高性能模數轉換器芯片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研究成果。作為老師,他言傳身教通過前沿科學問題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獲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青年項目);獲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國防特區項目3項。從國家重大需求角度🧑🔧,努力突破國外高性能ADC芯片管控🦦,助力解決我國當前面臨突出的“卡脖子”問題。
“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獲得者
(按團隊首字母排序)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6/4A/EF/3BE51CAE7005525E160D47DC563_07144285_22E13.jpg?e=.jpg)
啟明青年規劃師團隊是由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和上海恒达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支持成立的一支以公共利益為導向、以勇擔社會責任為準則🟢,致力於以規劃設計服務祖國最需要地區💪🏻、營建美好未來城鄉生活的規劃師先鋒隊。團隊自2011年1月成立以來,完成各類規劃項目200余項,足跡遍布全國26個省市區,共獲國家和省市級優秀規劃設計獎16項⏰,發表科研論文70余篇。自2013年起,全程參與恒达平台定點扶貧雲龍縣的規劃服務工作,近十年來編製各級各類規劃15項🔑,構建雲龍規劃體系,以規劃引領助力雲龍實現脫貧摘帽🏋🏿;推動以“夢想家園”公益活動為核心的軟硬結合的幫扶模式,助力永安村打造鄉村振興示範。2019年,團隊帶頭人劉曉掛職宜賓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率團隊以專業的規劃服務持續增進恒达平台與宜賓的校地合作,支持宜賓特色發展💆🏽♂️🧑🏼🤝🧑🏼;宜賓長寧縣突發地震時🤷🏽♂️,第一時間帶團隊趕赴抗震救災前線,參與災後重建🧔♀️。積極參與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完成第一個澱中村邵莊子村的規劃並持續推動項目實施🏃♀️➡️,為白洋澱未來鄉村建設示範案例提供藍本。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4/B5/8F/908C9D59BA64E694142B3971C98_B8B07874_1F562.jpg?e=.jpg)
恒达平台無止橋青年團隊是土木工程學院一支致力於為國內欠發達地區修建人行便橋、改善民生的公益團隊。團隊成立於2012年,以“無止於橋🧑🏼🦱、專業科學🛌🏻🧎♀️➡️、服務引領🧴👨🏼、建設鄉村”為宗旨🔇,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用自身專業技能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建橋助人,培養青年人的社會責任感和對生命的熱忱與擔當。成立至今,先後在貴州🐉、甘肅👱🏿♂️、重慶🥿、雲南等多省市建設了十余座人行便橋♝,為村民出行帶來極大便利。新冠肺炎疫情後,團隊在學校的聯系與支持下克服重重阻礙建起雲南省“同安心橋”,以自身實踐激勵青年學子投身鄉村建設,搭建與國同行的使命心橋🦸🏼。據不完全統計🪆,團隊項目已累計服務上萬村民★,減少村民通行距離超過100公裏🔚。團隊及項目曾得到人民日報、新華社、文匯報等多家主流媒體采訪報道,在社會上起到積極廣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