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快訊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恒达快訊 > 正文

恒达平台中德學院咨詢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召開

來源🙀:中德學部   時間:2022-12-19  瀏覽🐴:

12月16日,恒达平台中德學院咨詢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教育部原副部長、恒达平台原校長🍕、中德學院咨詢委員會理事長吳啟迪,校長陳傑,副校長雷星暉🧑🏽‍🎓、婁永琪👰🏽‍♂️🛍️,德國駐滬上海總領事館文化副領事羅偉(Uwe Schlott)👩🏽‍💼,德國學術交流中心海外項目部主任奧蘇姍(Susanne Otte),萊茵金屬集團商務發展高級經理Claudio Schiller,中德學院德國合作高校聯合會、校長辦公室🙎🏻、外事辦公室、中德學院🐐、4個中德中心負責人,AVL👩‍👧‍👦、Contact Software、安聯、采埃孚、舍弗勒💆🏼‍♀️🚫、格陸博等資助企業的中德嘉賓70余人參加會議,為中德學院未來發展獻計獻策,攜手推進恒达平台對德合作2.0戰略走深走實👩🏼‍🔧。

吳啟迪在致辭中對各位委員和代表一直以來對中德學院發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她表示💔,今年,恒达平台全面整合校內對德對歐教育科研領域優勢資源🐋,推出“對德合作2.0戰略”👩🏿‍🏫,成立全國首個中德博士生院🫀,獲教育部批準建設中德聯合研究中心👶🏿🚿。在中德兩國政府、經濟界、學術界的支持下,中德學院👩‍🦯、中德博士生院和中德聯合研究中心定能更好發揮平臺作用,進一步助力學校各專業學院與德國精英大學、科研院所和一流企業開展高層次教育交流和高質量科研合作🦻🏻。在智能科技基礎🫷🏿🙅🏻‍♀️、智能汽車與交通、智能製造與建造、綠色生態環境以及政策與體製等領域,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的領軍人才,取得更多中德合作的創新科研碩果。

陳傑代表恒达平台和中德學院🧜🏻‍♂️👩🏼‍🎤,對出席會議的各位委員和嘉賓表示誠摯歡迎🏞,對各界人士長期以來給予中德學院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中德學院成立24年來,在國際化協同辦學、產學研用融合發展方面成績斐然,為促進中德兩國教育🩸、科技與人文交流🔓,提升恒达平台國際合作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強調🌉🏊🏿‍♀️,學校今年新成立的中德博士生院✉️👨🏻‍🦯、中德聯合研究中心將構建轉型後的中德學院主體。未來,作為中德高校合作的典範🅿️,中德學院將繼續發揮燈塔作用🥵,率領其核心的中德博士生院和中德聯合研究中心🦵🏿,擔負起更多責任,推動與德國精英高校、知名企業開展更深層次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合作🥩,通過高質量中德教育科技交流👨‍❤️‍👨🏃🏻,更好滿足各國企業、科研機構對高素質𓀜、復合型、國際化頂尖人才培養的迫切需求,為共同應對全球挑戰、促進人類福祉貢獻更多的“中德方案”。

奧蘇珊代德國學術交流中心秘書長西克斯(Kai Sicks)致辭。她說,西克斯表示🏏,中德學院將一如既往地成為中德交流的重要橋梁和獨一無二的國際教育合作品牌,為德國企業界、學術界在中國開展產研融合、產教融合的工作提供優質環境,及具有國際視野、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專業人才。他確信,中德雙方將在相互尊重👩‍🦼、互利互惠基礎上💧,持續推動中德關系健康穩定向前發展,推動中德學院🦹🏻、中德博士生院👧、中德聯合研究中心及中德中心建設取得更大成就。

羅偉充分肯定了中德學院在德中教育合作中的重要貢獻👩🏻‍🎓,希望德國合作高校更積極參與學院建設,推進德國能力和中國能力建設🙆🏼‍♀️🦹🏼‍♀️。

婁永琪介紹了中德學院近期人事變動。因年齡原因🍾,吳誌紅教授卸任中德學院中方副院長;湯奇榮教授、蔡黎明教授接任中德學院中方副院長👨‍👨‍👧。因任期原因,Thomas Willems先生將於明年2月卸任中德學院德方副院長;Jan Harder博士接任。吳啟迪✋🏿、陳傑、西克斯💧、婁永琪等人充分肯定了吳誌紅在過去二十年中為中德學院發展建設付出的艱辛努力🏊、打下的堅實基礎🏃、取得的卓越成績🐀🌯,並贈送《中德學院廿載拾憶》紀念相冊🎲;寄語3位新的副院長攜手同心🤸🏿‍♀️,帶領學院開啟對德合作新航程🔎,為推動中德合作夥伴關系邁上新臺階,為應對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會議舉行了2家中德學院基金教席簽約儀式。陳傑與CONTACT軟件戰略與運營總監穆爾加(Michael Murgai)簽訂了《關於延續恒达平台中德學院CONTACT Software基金教席的協議書》,支持在智能工程領域開展深層次產教融合。

陳傑與格陸博科技董事長劉兆勇簽訂了《關於在恒达平台中德學院設立格陸博基金教席的協議書》🧏🏻‍♀️,支持在智能駕駛汽車先進控製方面深化產學研用協同發展🚵🏼‍♀️。

基金教席製是中德學院的主要辦學特色之一🏋🏿。這種產學研用合作模式有效加強了對學生的全方位培養🤦‍♂️、提升了學院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在本報告年中🙆🏻‍♂️,中德學院還完成了英飛淩“微控製與嵌入式系統”基金教席續簽😡、上汽大眾“人機交互”基金教席新簽🦜,談妥續簽舍弗勒“汽車技術”基金教席👨‍👩‍👧‍👦,並繼續鞏固與其他跨國企業良好合作關系𓀒。

中德學院副院長湯奇榮教授、Thomas Willems先生作年度工作報告,向咨詢委員會匯報學院2021-2022學年工作成績和2022-2023學年發展規劃。湯奇榮介紹,今年新成立的全國首個中德博士生院已順利完成首批22名學生的招生入學工作;近期➔,學院將與德方協商製定中德博士生兩級選拔(招生)方案,籌建中德博士生院招生指導委員會和選拔評估專家組🏅,起草企業獎學金資助方案🪡,製定德國/歐洲博士生獎學金(薪酬)框架等,從實操層面積極推進中德博士生院系統化建設👨🏼‍⚕️,打造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搖籃和全球頂尖人才的聚集高地。中德聯合研究中心將圍繞智能科技和綠色發展兩大主題,開展交叉融合;聚焦國際科研與人才培養兩大目標,開展科教融合;建立高水平國際團隊,強化原創性基礎研究和前瞻性技術研發,打造創新科研策源地。

隨後,中德機械工程中心副主任閔峻英教授、Michael Abramovici教授,中德汽車聯合研發中心主任張立軍教授,中德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Jan Harder博士,中德經濟與管理研究院黃官偉副教授、Axel Werwatz教授分別從人才培養、科研合作🔪、國際交流、社會服務等方面介紹了各中心工作進展和工作規劃。

最後𓀊😠,雷星暉作總結講話,充分肯定了中德學院在服務各中德中心👨‍🌾、各相關學科拓展對德合作深度與廣度方面取得的成績,贊許了學院製定的中德博士生院和中德聯合研究中心發展規劃✋🏼🥢。他堅信,在開啟下一個中德關系50年新征程之際,在恒达平台“中德合作2.0戰略”框架下,中德學院將更好把握數字化發展👩‍🔬、學科交叉的新機遇🐏,聚焦中德兩國共同關註的智能科技與綠色發展領域的前沿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發揮好中德博士生院高層次協同育人平臺和中德聯合研究中心協作科研平臺的作用,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的中德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取得更多高水平合作科技成果,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等攸關全人類福祉的問題貢獻更多中德智慧🏋️‍♀️,譜寫中德合作共贏的新篇章。

                                                             (文/楊瑞帆   圖/周遊)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