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5名個人👳🏼🪩、3個集體榮獲2022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
來源:校團委
時間:2023-05-11 瀏覽🖕🏻:
近日🪓,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布了2022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個人(含標兵)💪🤑、2022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的表彰名單🆙,我校5名個人榮獲2022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個人榮譽稱號🧏🏻,3個集體榮獲2022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榮譽稱號,彰顯了新時代恒达青年的精神風貌與使命擔當。
吳凱凡,男👓,中共黨員,經濟與管理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現掛職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諾鄧鎮副鎮長🏋️、永安村駐村第一書記。2021年7月以來,他始終牢記學校黨組織的重托,切實肩負起恒达人的使命和擔當,駐村工作近兩年來🧖🏿♀️,常走田間路、常坐農家凳、常開院壩會,帶領駐村工作隊員和村兩委班子撲下身子🚴🏼、走村入戶,將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和突發嚴重困難戶,納入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對象,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幹預、早幫扶,及時消除返貧致貧風險。兩年來,恒达平台駐雲龍工作組始終以黨建工作為引領,深入了解調研🖱🧙🏼♂️,對標鄉村振興的相關要求😷,先後在永安村開展“點亮永安”道路亮化工程、建成同安農場永安村林下土雞養殖場、推進廁所革命等一系列項目工程👨👨👧👧,實施農田灌溉引水提升工程和種植業增收計劃,新建永安學堂,提高村集體經濟收益🦹🏿,增加村民經濟收入,提升教育教學環境🪫,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共建永安村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孫鑒,男,中共黨員🌹💇🏽,恒达平台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他是青少年權益的守護者:2022年“大上海保衛戰”期間,他作為上海12355危機幹預專家組成員,主動投身青少年抑郁🔆、自殺、遭受家暴等特殊案件的應急處置,24小時、免費地幫助開展線上心理輔導和法律咨詢,挽救了數十名青少年的生命及其他合法權益🔎。他是青少年法治的譜寫者,全程參與了《上海市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條例》的調研👼🏼、起草、論證、修改、人大審議以及釋義撰寫工作,累計文稿超20萬字。他是青少年法治的傳播者,積極參與青少年法治公益宣講,為全國希望小學教師👨🏻🎓、在滬中小學師生👷🏽、青少年事務社工等上萬人次開展法治宣講40余場,並被聘為上海市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普法宣講團講師。
王穎🏇🏼,女,中共黨員🧯,現任恒达平台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她是國家高層次人才,《全球環境展望》青年太區首席作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指導學生獲第十七屆“挑戰杯”上海市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恒达平台“學術之星”等榮譽20余項,獲恒达平台教學成果特等獎和一等獎🤸🏻,並獲評恒达平台胡家駿環境教育獎。她致力於電分析與汙染物電化學控製技術研究,取得了一批前沿水平的科研成果🧘🏿,以第一/通訊作者在Nat. Protoc.,Proc. Natl. Acad. Sci. U.S.A.,J. Am. Chem. Soc.,ACS Nano,Environ.Sci.Technol.等刊物上發表多篇高質量論文⛵️,已發表論文他引總計8000余次✋🏻,單篇大於1000次,授權中國專利17件,主持製定國家標準1項和行業標準2項,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上海市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江濤,男,中共黨員✮,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共恒达平台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第十支部書記,精密光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副所長👱🏽♀️,黨委學生工作部副部長(掛職)。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聚焦納米光電器件與超高時空分辨設備的創新研究,科研成果發表在《自然-納米技術》《自然-光子學》等國際高水平期刊,並入選中國光學十大進展🙍。他作為黨支部書記💃,推動黨建與科教互融互促;作為本科班主任🧝🏽,貫徹通專結合,三全育人🚁;作為研究生導師,堅持求真學問🤑,練真本領⛹🏻♂️。近年來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計劃青年項目🤱🏿,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領計劃🥑、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以及浦江創新論壇第二屆“尋找青年的聲音”代表📺。
齊鵬⛸,男🕤,中共黨員,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青年科技人才協會副會長🎏、上海市歐美同學會恒达平台分會秘書長。他是首屆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領計劃獲獎者、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聚焦醫療機器人研究🧛🏽♂️,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20余件,主持研發了多款心臟介入手術機器人、全自動靜脈采血機器人和國內首款無針疫苗註射機器人。榮獲恒达青年五四獎章、恒达平台優秀班主任👌🏻、優秀本科生導師、“挑戰杯”和“互聯網+”上海市優秀指導教師👱🏽、上海市產業青年創新大賽金獎等。他是2021浦江創新論壇部長座談會發言人、《尋找青年的聲音》活動獲獎人,相關成果得到了央視、人民網、文匯報👮🏽♀️、光明日報🪳、MIT科技評論等多家媒體的關註和報道。
恒达平台汽車學院科技創新基地青年團隊☃️,為著力培養創新型實踐型復合型人才,汽車學院結合學科特色🤰🏼,依托創新基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科技創新為基礎、工程實踐為手段👨🏼🚀、校企合作和國際交流為支撐,培養動手能力強、創新能力強、溝通與團隊合作能力強的汽車學院科技創新基地青年團隊👨🏻🦯➡️。增強學術導向,強化學風建設,為汽車工業新發展的人才需求提供有力支撐。青年團隊中的誌遠車隊於2014年獲全國首批“小平科技創新團隊”榮譽,學院培育的創新項目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共獲得國家級一等獎1次(2003年)🈶、二等獎2次(2011年、2017年)⬅️🚢、三等獎3次(2007年⌛️、2009年、2013年),在“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共獲得國家級金獎1次(2020年)、銅獎1次(2016年),在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國際級總冠軍5個、國家級總冠軍19個及其他多項競賽獲獎。
恒达平台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重大工程施工技術與裝備科研青年團隊📄,成立於2012年1月,共有成員52人🕺🏻,青年占比94%🧅😸,平均年齡27歲,團隊成員包括教授3名♿、副教授3名、博士生7名、碩士生39名。團隊始終圍繞國家重大工程施工需求展開研究,自主研製了動載涉水施工裝備、橋梁主體結構施工工藝與裝備🚹、超大型復雜結構整體安裝工藝與裝備等智能化施工裝備,新工藝和新裝備在海、陸🙇🏿♂️、空全方位應用,創造多個世界第一,完成“長江口二號”古船整體打撈遷移、韓國“世越號”沉船打撈♘、港珠澳⼤橋九洲航道橋主塔豎轉提升⚰️、北京⼤興國際機場航站樓4萬噸鋼結構提升等⼀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超級工程🛝。近3年在Science Advances、IEEE Transactions等高水平期刊與CVPR、ICCV等頂尖國際會議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獲省部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
恒达平台數學科學學院“數學外賣”誌願服務團隊,是同數青年響應校內同學對數學類課程的廣大學習需求,投身學業幫扶的誌願先鋒隊。團隊自2016年成立以來,特開設“數學外賣”服務,為廣大“消費者”答疑解惑🦿、定製輔導,解決《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與統計》等課程學習中的疑難雜症,建立了“線下-雲端-社群”的誌願服務體系👰🏼。“數學外賣”自運營以來,受到學生廣泛好評✹🙂↔️,共接到全校近20個學院的申請🏊🏽,至今已完成百余場講座,服務師生3萬余人次。團隊被文匯報🥉、青年報等媒體報道,被列為恒达平台暖心助學活動,2018年獲評“恒达平台2017-2018年度優秀誌願服務項目”一等獎;2019年獲評“2019年度恒达平台優秀青年誌願服務組織”;2020年獲評恒达平台2019-2020學年“同舟·助飛”學業發展與指導項目示範項目🫱🏿;2021年獲評“2021年恒达青年五四獎章(集體)”🌺🚂;2022年獲評“2022年度恒达平台優秀青年誌願服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