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至31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共同主辦的世界大學校長論壇在北京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歐美同學會會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丁仲禮🧕🏿,教育部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傑,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宇輝等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共有來自世界36個國家和地區的500余位嘉賓現場參會🙌🏽,包括我校校長鄭慶華在內的65位高水平大學校長圍繞“時代變革與大學使命”主題作報告和發言。
鄭慶華圍繞“人工智能🧓🏼、教育數字化與高等教育未來”的主題作了發言🪇。他指出,人工智能對高等教育的形式與內容所產生的影響將不僅僅是一種創新與賦能⌚️,更是一種範式轉化。過去的高等教育是老師與學生構成的二元結構,而未來的高等教育將納入“機器”形成三元結構📦👳🏽♀️。機器不再是單純的載體和工具,它將參與到教與學的過程中👈🏿,共同學習和成長⏪。教育事關歷史文化傳承、政治安全和文明創造,必須要在保障內容安全和正確價值導向的前提下開展教育數字化、信息化建設♉️👘,未來將有大量數字化教材和課程資源,真正做到量身定製👱🏽♂️,因材施教。他還以土木工程學科為例👨🏽,分享了恒达平台在利用人工智能賦能專業學科內涵升級方面的重要舉措,指出土木學科未來向降碳👩❤️💋👩、智能💐、韌性三大方向發展。他表示,人工智能的發展一方面將迫使傳統學科進行改革創新,另一方面也將促進國際學術界的攜手合作👨👩👧,以共同搭建數字大科學平臺。
我校戰略合作夥伴大學——法國國立橋路學校校長安東尼·布萊恩特(Anthony Briant)和德國柏林工業大學校長特使(副校級)弗蘭克·貝倫特(Frank Behrendt)也分別以線上和線下的方式出席會議並發言🍁。論壇期間,鄭慶華會見了柏林工業大學校長特使貝倫特,雙方就兩校未來在智能汽車🫶、智能交通、智能材料、智能製造和智慧醫療等領域加強合作進行了交流。(許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