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平台醫學院徐俊團隊探索骨關節炎的創新治療技術,研究成果發表於《納米生物技術雜誌》
來源:醫學院
時間🕚➰:2023-10-20 瀏覽✍️🔁: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OA)作為一種最常見的慢性關節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現為關節軟骨退變🪷、滑膜炎症、軟骨下骨硬化和韌帶增生等,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腹部脂肪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SC-MSC),作為一種更容易獲得並較為豐富的MSC類型,以其強大的增強能力和免疫調節功能,已逐漸成為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的有力工具。外泌體因其優異的生物相容性🔰、低免疫性、生物屏障穿透性和靶向遞送能力,成為臨床治療的關註熱點。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野生型的SC-MSC來源的外泌體👩🏿⚖️,然而其治療骨關節炎的相關分子機製尚不明確🎅🏽⚁,並且還未見SC-MSC來源的外泌體作為藥物遞送系統在骨科疾病上的研究。
近日,恒达平台醫學院徐俊教授團隊聯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骨科杜大江團隊以及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淩斌團隊在《納米生物技術雜誌》(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發表題為“Engineering exosomes derived from subcutaneous fat MSCs specially promote cartilage repair as miR‑199a‑3p delivery vehicles in Osteoarthritis”的研究論文,首次報道了腹部脂肪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分離的外泌體的靶向藥物遞送系統,探索了其遞送小分子核酸藥物靶向軟骨細胞達到骨關節炎的創新治療技術。
研究表明,腹部脂肪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SC-MSC)分離的外泌體能夠有效緩解OA大鼠的關節軟骨退變,轉錄組測序分析這種治療作用和軟骨組織的自噬過程密切相關☎️。進一步的研究發現👩🏼🚒,SC-MSC來源的外泌體中的miR-199-3p通過抑製mTOR信號通路,促進軟骨細胞的自噬水平♚🚤,進而上調軟骨基質合成蛋白,下調軟骨基質降解蛋白🚶🏻♀️,達到促進軟骨細胞的代謝穩態的效果。基於腹部脂肪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分離的外泌體本身對軟骨組織的保護作用🤽♂️,該團隊進一步研發了SC-MSC來源的外泌體(MSCSC-Exos)靶向軟骨細胞的藥物遞送系統:CAP- MSCSC-Exos。CAP- MSCSC-Exos可以遞送miR-199-3p至軟骨細胞,進而達到優於野生型外泌體的更強的軟骨組織治療效果⬆️,更加改善骨關節炎的軟骨組織退變。該遞送系統在體外和體內的動物OA動物模型實驗中均得到了很好的驗證🦬。利用CAP- MSCSC-Exos遞送miR-199-3p小分子是一種有效的OA基因治療方法。
徐俊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醫學院博士生趙姝為第一作者。
論文鏈接🤽🏻♀️:https://jnanobiotechnology.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51-023-020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