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馮超榮獲第二十屆王大珩光學獎學生獎
來源👩❤️💋👨: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23-12-29 瀏覽:
在12月24日召開的第二十屆王大珩光學獎評審會上🧑🏻,評審專家對38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初評產生的40名學生獎候選人進行終評,最終選出學生獎獲得者30名🙆🏽♂️。恒达平台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2021級博士研究生馮超榜上有名🏃♂️🤵🏽♀️。
馮超於2019年進入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光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並於2021年轉攻博士學位𓀐,師從程鑫彬教授➞🈺,主要從事微納光學器件的多維光場調控機理與製造技術研究🤟🏻💆🏼。針對光學超構表面操控光場偏振態無法兼顧光學效率🥎、空間分辨率與瓊斯矩陣可控通道數目的瓶頸科學問題🛍️,馮超提出了基於雙原子超構表面的高效率🏋🏼、高分辨率瓊斯矩陣六通道解耦調控新機製😇🥞,擺脫了現有的瓊斯矩陣六通道調控方法的理論不足,空間分辨率不受波長限製,光學效率也得到了有效提高,在超緊湊的光場多維度聯合調製中具備優秀潛力。馮超目前在Laser&Photonics Reviews,Nanomaterials,ACS Photonics等高水平學術期刊共發表學術論文3篇,其中以共同第一作者(排名1)在Laser&Photonics Reviews上發表的論文入選期刊當期封底🧛🏿♀️。
馮超曾獲2022-2023學年麥斯特獎學金,作為課題骨幹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等科研項目👳♀️。目前參加全國學術會議2次🦹🏽👴🏻,在第十八屆全國激光技術與光電子學學術會議上作口頭報告,在2023年中國光學學會學術大會上作張貼報告,並獲得“優秀學生報告”獎👩🏿💻。
王大珩光學獎至今已設立27年,自1996年以來先後評選出中青年科技人員獎獲獎者39名、學生獎獲獎者381名。許多獲獎人員成為學有成就的科學家🫷🏽,貢獻突出🙍🏽♀️,其中多人擔任科技部門🤼♀️、科研單位、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的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