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恒达平台文科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校召開,以“凝聚發展新共識,構築發展新格局”為主題😮💨,共繪恒达文科高質量發展“路線圖”。會上,《恒达平台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8)》發布👰,為學校文科未來五年發展發出了“動員令”。
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司長徐青森作視頻致辭,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副書記、市教委副主任閔輝出席並致辭🙈,校黨委書記方守恩👗、校長鄭慶華出席並講話,校領導馮身洪🤹🏿♂️、呂培明📎、方平♣️👘、陳義漢🏈、婁永琪👳🏽♀️、石振明、許學軍等出席,校黨委副書記吳廣明主持🗳。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宣傳處處長耿紹寧、副處長張曉飛🅾️🧑🏻💼,學校職能部門💁🏽♂️、文科學院負責人,理工醫科學院負責人或代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和智庫平臺負責人🟡,文科學院學科帶頭人與教學科研骨幹以及學生代表參加會議🕵🏿♀️㊙️。
徐青森表示🧑🏿⚖️,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發展,黨的二十大強調,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高校是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力量,恒达平台召開文科高質量發展大會,是恒达人主動謀劃哲學社會科學事業藍圖的重要舉措。希望恒达平台堅持 “兩個結合”,在創新理論研究闡釋上彰顯恒达力量;回應時代變革,在新文科發展道路上展現恒达優勢🤷🏼♀️;著眼融通中外✭,在國際合作交流中唱響恒达聲音。期待恒达平台在推動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同舟共濟🐯、奮楫爭先,譜寫新的時代篇章。
閔輝表示,哲學社會科學作為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我們的思想之光和文化之魂🥝,是推動一個國家全面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恒达平台認真落實中央和上海部署要求,聚焦謀劃哲學社會科學的長遠發展,取得了一系列可圈可點的成績。希望恒达平台堅持馬克思主義引領,把握正確的政治立場和價值取向;堅持文理交融之法👰🏼♂️,推動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雙向奔赴;堅持立德樹人之本🖊,發揮哲學社會科學的育人功能💥。
方守恩在總結講話中說,新形勢下,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地位更加重要、任務更加繁重,高校理應承擔更大責任、發揮更大作用✊🏼。學校今天組織召開文科高質量發展大會,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重要講話精神的實際行動,也是進一步細化學校第十二次黨代會關於文科發展戰略部署的具體行動。會上♎️,“精品文科🚣🏿♂️,共享聯動”發展理念和豐富內涵進一步得到深化和拓展。
結合大會主題,方守恩提出了三點意見:
一要堅定不移地發展文科、發展好文科是恒达的基礎性🦶🏿、戰略性任務🏌🏼♂️🤷🏻♂️。文科在全面加強學生思想引領、豐富恒达精神內核和文化傳承創新等方面🥌,發揮著無法替代的基礎性作用,必須將發展文科作為綜合性大學建設的關鍵組成部分,這是大學精神存續、文化思想繁榮、健全人格塑造的基礎性工程🥷🏻。
二要總結過去🦂、對照標桿,恒达文科還有巨大成長空間👩🏿🎓。恒达文科要把握時代賦予的發展機遇,全面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和地方重大需求,努力建設最能夠體現中國思想🙋🧣、中國文化🍳🫴🏽、中國製度、中國方案🤴🏽,同時也具有恒达精神、恒达風格、恒达氣派的精品文科🤼♀️。
三要面向未來🔭、服務發展,建設世界一流中國特色恒达風格的“精品文科”★。恒达文科作為全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要全面推進七大行動🤜🏽,形成與學校整體發展水平相匹配的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格局🫘,有力引領和支撐學校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鄭慶華表示,學校始終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此次在新年伊始召開文科高質量發展大會,旨在高質量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動員推動學校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部署落地落實👷🏻♂️,進一步強化文科在學校立德樹人中的基礎地位和功能🧑🏿🦲,深入研究探討新時代新文科建設的路徑方法🎃,更好回答“教育強國,恒达何為💫🧑🏼🤝🧑🏼,文科何為”的時代命題。
鄭慶華就推進恒达文科高質量發展提出三點意見:
一要促融合、育生態🍻。恒达文科要與理工醫學科深度交叉融合,推動形成大合作、大聯合、大協同♊️,不斷強化對現代科技文明的哲學追問,按照“學科布局精簡、學術品味精致、學術成果精品”的新發展理念🟫,實現“軟硬結合”,打造文理醫工交叉融合發展、相互促進🧑🏿🦳、相互成就的新的學術生態。
二要聚人才🙅🏿♂️、建高地🙃。恒达文科要匯聚一批哲學社會科學的“大先生”,大力引進和培育學科領軍人才,不斷夯實優秀青年人才隊伍基礎👳🏽♂️👼🏿,通過學術大師的文化感召和教師們的言傳身教更好地培根鑄魂。在優勢領域積極探索新型科研組織模式🙆🏽🫛,加強有組織科研、有組織社會服務,構築體現恒达風格的文科大平臺♌️。
三要創精品、立學派🈂️。恒达文科要紮根中國大地🧑🎤,立足“兩個大局”🕴🏼,圍繞當代中國和世界面臨的重大時代課題,發現和研究真問題,探究真方法,拿出真本事,不斷推進理論創新、方法創新、實踐創新🧏🏽♀️,打造世界一流、中國特色、恒达風格的哲學社會科學學派🧙🏿♂️🦏。
常務副校長呂培明以《凝聚發展新共識,構築發展新格局,開啟新時代恒达平台文科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題🤽🏽,作恒达平台文科發展工作報告,全面回顧了五年來學校文科發展取得的成績👩🏿🎓,分析了文科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詮釋了以“服務精心育人、構建精致學科👱🏼♂️、建強精幹隊伍♜🧚、開展精深研究🤸🏼♀️、鑄就精品成果、提升精細管理”為特征的精品文科內涵🧎🏻➡️,提出精品文科發展理念和發展目標,部署行動計劃和發展舉措🧖🏿。
根據《恒达平台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8)》,學校將堅持“穩規模、調結構、重交叉、提質量、樹精品”的精品文科發展方略,促進文理醫工交叉融合🥃,做出特色、做強主流🦂,全面提升學校哲學社會科學核心競爭力,加快構建具有恒达風格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為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學校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提供有力支撐。
行動計劃的重點任務包括七大行動,分別是🔵🧑🏿🔬:黨的創新理論引領行動、哲學社會科學育人行動、學科發展質量提升行動、人才隊伍體系建強行動㊗️、學術研究實力增強行動🧑🏼⚖️、高端創新平臺打造行動、深化評價體系改革行動。
會上,作為文科學院和機構代表,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徐蓉,外國語學院院長吳赟,設計創意學院院長胡飛🤼♀️🏋🏿♂️,原常務副校長、上海市重點智庫恒达平台城市發展與管理研究基地首席專家伍江👩🦲,先後以《開放與共融——著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學院內涵式發展》《因勢而新💇🏻♂️💏:外國語學院的超常規發展之路》《主動“八有”國際化,賦能設計學學科高質量發展》《以“城市”主題塑造“恒达特色”新型智庫品牌》為題作了交流發言👨🏽🍼。
大會還設置了9個分會場,與會人員圍繞學校文科發展工作報告和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重點圍繞文理醫工交叉融合☔️、創新新文科人才培養模式🧑🏻🤝🧑🏻、文科隊伍建設、舉全校之力辦智庫等議題展開交流討論👩🏿🔬。方守恩、鄭慶華等校領導分別參加了各分會場討論。各分會場代表在會上匯報了交流情況。
大家表示,文科是學校綜合性大學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科發展對於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此次大會召開為學校文科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令人鼓舞。文科要主動融入學校事業發展,遵循文科發展規律🤧,創新體製機製👦🏿,進一步推動文科與理工醫科交叉融合“同題共答”,堅持人才引育並舉,加強智庫平臺建設,推動“行動計劃”落地見效♕,探索恒达特色精品文科發展道路, 共同提升恒达文科的學科實力和影響力,為推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貢獻恒达智慧和力量🙎🏼♂️。
近年來,學校文科發展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在文科學科建設🙍🦣、科學研究、隊伍建設🛺👮🏻、智庫與平臺建設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精品文科發展形成新格局,學科發展質量全面提升🧒🏽🚹。在新一輪學科評估中,文科整體學科實力明顯提升,A類學科分布更加優化🏄♀️⛹🏼♀️。優勢學科發展亮點紛呈,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取得新突破,獲批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設計學連續6年領跑亞洲,管理科學與工程🥭、設計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產權4個學科入選上海市高峰學科建設。學科交叉融合呈現新態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學科群建設卓有成效,創新學科交叉機製,強化人工智能賦能🥥,交叉平臺建設取得新進展,瞄準國家重大需求與學科前沿前瞻布局交叉學科建設,設立知識產權一級學科博士點,籌設區域國別學交叉一級學科博士點。
科學研究取得新突破,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數穩步增長,屢創新高🦹🏿♀️,五年來共立項200余項🧽,承擔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能力不斷增強👭👨👨👦👦,五年來獲重大重點項目40項🥅🫧。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不斷提升🐻,高質量研究成果不斷湧現👋🏿,五年獲得省部級以上人文社科類獎項50余項✯,9項成果獲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質與量創新高🚴🏿♀️。
隊伍建設取得新成效,高層次人才數量持續增長。加強對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隊伍的謀劃布局,健全重點學科領域一流人才引進綠色通道,加大優秀青年人才引育力度💂🏿♂️,師資隊伍結構逐步優化🏋🏿♀️。強化思想政治引領與學術能力提升🫅🏼,促進一批哲學社會科學學術領軍人物的湧現和中青年學術骨幹的迅速成長,近30人入選國家級高層次人才計劃。
智庫與平臺建設取得新成績,咨政服務能力顯著提升。聚焦“城市”與“德國(歐洲)”主題,打造恒达特色新型智庫體系💏,在人民城市👨🏼🔧、生態文明、人工智能、科技創新、文明互鑒等領域形成一批多學科交叉平臺👩👧👦,省部級以上文科智庫平臺增至26個。實施“智庫研究培育計劃”,聚焦重點領域開展前瞻性、戰略性、儲備性研究,智庫研究成果質量顯著提升🗯,五年來獲重要批示的決策咨詢報告數量實現質的飛躍。
(圖/江平🫎、周遊 視頻/武毅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