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恒达平台基於數字孿生的校園運營“一網統管”平臺一期建設完成並上線運行🧜🏻♀️,實現了對校園運行情況的“觀🚀、管、防”,這是學校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階段性成果。學校深刻認識到人工智能賦能教育創新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全面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一硬一軟十大工程”♞,努力打造數字化轉型的恒达標桿。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E/81/C2/DB3BEDCDA631F9A13AE96DDBA10_65B50918_1AF08.jpg)
恒达平台數字化轉型的“一硬”指打造智慧校園的網、雲、數、算中臺🤧,“一軟”指形成一套完整的治理體系,重點建設的十大工程分別是✡️:教育教學質量監測大數據系統、學生就業大數據系統🐬❔、學生成長電子檔案自動生成系統、教師發展一體化服務系統、校園空間與資產大數據系統、數字後勤管理服務系統🏵、校友服務與公共關系連接系統🎅🏻、專業知識圖譜建設工程🏌🏿、數字化教材建設工程、考試命閱評存管數字化系統。
一網統管:實現校園數字化和可視化管理
數字孿生校園是現代化校園治理方式的創新性變革。恒达平台著力建設“一網統管”校園運營管理平臺👩🦼,探索智慧校園下的智能化管理與決策應用,實現校園精細化管理。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C/B8/FA/07597F01DD76B02AF992E476EE1_8E4E6C1A_2236B.png)
“一網統管”一期建設取得了可觀的成果。基於物聯平臺、信息物理融合平臺、集成平臺🙅、可視化孿生平臺構建起“一網統管”整體架構,通過物聯網實現物聯設備的統一接入和統一管理👩🏽🏫,實現校園運行狀態的實時感知。構建了校園數字孿生體🙂↕️,完成2個主校區(四平路校區、嘉定校區)🧑🦼、170棟樓宇🧋🫄🏻、教學南樓室內、學校正門和櫻花大道等關鍵景觀、重要設備設施的數字孿生建模,實現了校園的數字化和可視化。
實現了“一網統管”業務場景,精選14個與校園運行相關的業務域,匯聚各類校園運行管理相關數據5億多條🖐🏿,接入4000余個設備,實現了各類業務數據、視頻數據、物聯數據及地圖數據的集中處理和融合呈現🚴🏼♀️,構建1個綜合態勢感知,和校門出入🔁、人員分布、停車導覽、校園能源、消防安全👎🏿、校園風采🤰🤛🏿、樓宇運營🧑🏻🦯、應急防汛8個專題業務場景,以樓宇為維度進行多業務數據融合呈現,實現校園的智能化和可視化管理🙎🏻🐲。同時🏌🏿♂️,探索了一套校園運行相關的治理指標體系🎠,建立了包含安全指數🤛🏽、用水指數、用電指數👩🏼🚒、消防指數🌼、環境指數🧙🏻♂️、防汛指數的6個運行指標👩🏼🎤,綜合反映校園運行態勢。
一網通辦👨🏿🚒:推進好辦“一件事”,邁向一網好辦
打開恒达平台“一網通辦”師生服務門戶(all.tongji.edu.cn)⛪️,該門戶為師生們提供各平臺👩🏻🔧、系統🚶、應用和服務的統一入口🍨,如今進駐服務事項已由上線最初的197項增加到285項,可在線辦理217項,占比達到76.1%🚴🏽♂️。累計服務師生超700萬人次✭。
學校不斷推進“一網通辦”向“一網好辦”邁進🤜。針對師生獲得感強的高頻服務事項進行流程整合優化,開展場景建設🦸🏼,提出以“一次告知、一網受理👨🏼🏭🧏🏻、一次辦成”為目標的好辦一件事建設🧑🍼。圍繞入職一件事、師生出國一件事🤴、離職退休一件事、大學生醫保一件事、參軍入職一件事🚶🏻、會議一件事等持續推進。升級個人日程中心,顯示教學日歷🥸、假日調休信息,支持定製個人日程🙆、群組日程,接入上課🧍🏻、在線會議、OA等多源外部數據,方便師生一表查詢。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6/8B/FB/B7CD7D97CBF101ED324D831B187_853AFD09_59DFF.png)
智慧教學環境☘️:催生教、學、管、評、測融合發展新形態
學校自2019年起已分三期共建成各類智慧教室311間⛓️💥🧚🏼♂️,占全校公共教室總數的70.5%,覆蓋四平路👨✈️、嘉定和滬西等多個校區,並以Canvas學習管理系統為核心,建設了媒資庫🍫、雲課堂、雲視頻會議、雲媒體等一系列線上教學平臺👩🏻🦼➡️,通過設備更新和環境改善,支撐講授型、研討型、探索型等多種形式教學,充分利用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科技手段,促進教學模式的信息化、智慧化轉型🏀,創新授課內容和模式⛹🏻♀️,為跨時空、全過程教學提供新手段,推動數智化考評、教學資源輻射的新模式試點🪖,從而通過智慧賦能實現人才培養全過程的提質增效🫵🏻,為豐富教育教學方式和智慧化教育全員評價提供有效支撐✳️。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E/30/C6/99AF6C8E1AF4F5378BCFA547B81_1EA206BC_18935.jpg)
通過全場景互聯教學🪟,全覆蓋課外教學模式實踐🚵🏿,一網通考、智慧考評,服務社會的恒达平台教學資源等4個典型場景的建設,形成5G技術支撐♕、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包含教、學、考、評全過程育人體系,打造教學地點無邊界🩷、教學時間無邊界👷🏽♂️、教學互動無邊界的恒达平台無邊界教學模式,促進了智慧校園內部的知識流動和外部的智慧輻射🩰,豐富了恒达平台“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智慧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