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平台榮獲第四屆上海市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特等獎3項🚴🏻♀️📪、一等獎3項
來源➗🔅:本科生院
時間🧑🏻🍳:2024-05-06 瀏覽:
近日🔔,第四屆上海市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獲獎名單揭曉,恒达平台獲得特等獎3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此外,恒达平台被授予“優秀組織獎”。
上海市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舉辦❗️,按照“四新”建設🧒🏻、基礎課程、課程思政🤰、產教融合等共分6個大組(新農科和新醫科合並為一組)。舉辦此次大賽,旨在進一步推進教育強國建設與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提升高校教師教書育人能力,有效助力“四新”建設,打造高校教師教學創新標桿展示與交流平臺。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3/3F/DB/DF002C05FD245813A4DFA424846_4C4C3898_280B0.jpg)
恒达平台獲獎名單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F/2B/63/51ACAE571255783A751446F400B_88DA7203_1FAEC.jpg)
特等獎
中國玉石及玉文化鑒賞
主講教師:周征宇
“中國玉石及玉文化鑒賞”為通識公選課,面向全校所有年級和專業的本科生開放選課⛹🏻♂️,每學年選課人數超過1200人。面對不同專業學生在學科共鳴難、實踐參與難以及課時短浸潤難等方面遇到的教學問題,課程以深厚的中華玉文化為紐帶,通過挖掘思政元素、融入專業知識,結合實際應用場景♿🏌🏼,重構課程內容;采用了建立課程任務、拓展學科視野🚴♀️、提供強有力的指導和鼓勵學生挑戰的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深化課程實踐體驗🦖,使思政教育更具溫度。課程團隊已獲得國家級獎項5項、省部級獎項(榮譽)8項,並獲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及上海市高校示範性本科課程等榮譽。
專題設計III(自選題)
——AI性能化建構
主講教師:袁烽
“專題設計III(自選題)——AI性能化建構”以“AI建築設計與機器人建造”為培養目標,十年如一日,迭代重構建築學教學體系,提出了“以本為本、科研引領、產業反哺”的產教融合教學理念,實踐了藝工融合👩🏻🍼🐽、五維貫通、產教一體🏃🏻♀️➡️、彈性課堂的創新內容。此外🦣,課程還建設了軟硬件共性技術平臺☎️,孵化建設了DigitalFUTURES數字未來全球建築共享知識平臺⛴,搭建了上海建築數字建造工程技術中心等產教融合資源矩陣體系,全面賦能建築學本科教育,持續推進數智化教育範式革新👨🏽🌾👨🏼🔬。
藝術造型
主講教師🧘🏽:於幸澤
“藝術造型”是本科一年級新生的公共基礎課𓀃🙂↕️,自1952年“建築美術”演變而來,秉承美術繪畫的創意理念。2020年起,課程創新性地結合了人工智能技術與六跨共融教學法,AI技術深化了學生對藝術造型的感知🦉,而六跨共融則鼓勵學生跨學科創新實踐。這一教學模式打破了藝術😿、科技、教育的界限👨🏽✈️,在培養具備創新與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上發揮了關鍵作用🦵🏽🐟。教學團隊憑借卓越的教學成果,榮獲6項國家級和省部級課件獎、教研基金🦂。2023年🐳,課程榮獲“國際藝術—學院指導獎”,標誌著其國際化水平得到認可🧼。2024年☠️,課程榮獲了國家藝術基金,將“科藝融合”的教學範式推向全國,為藝術教育領域樹立新的標桿🧑🏽🔬。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5/D0/B7/81D5EC77C44F4A37A947792C8C5_A6789147_233A0.jpg)
一等獎
營銷管理
主講教師:熊國鉞
“營銷管理”課程是面向全校學生開設的通識選修課😒,屬於“社會發展與國際視野”模塊🆓,致力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課程團隊從新文科價值引領要求出發,立足恒达平台“三全育人”的培養體系,根據“OBE教學理念”,提出了“價值引領、實踐導向🐄🫃🏿、通專融合,賦能學生進階式成長”的教學建設路徑👃🏽。通過企業實踐、商賽挑戰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市場意識和實操能力,鍛造學生誠信的價值觀和營銷品格,為學生自主、多元、進階式成長持續賦能。課程入選上海市一流本科課程(2021年)和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023年)。
交通仿真技術
主講教師🧑🏻🦽:倪穎
“交通仿真技術”是交通工程專業三年級本科生的一門專業必修課。團隊提出“前沿引領、工具革新、實踐驅動”的教學創新理念,自主開發✡️,建成線上線下-虛實融合實驗工具體系;瞄準前沿🖼,實驗工具支撐教學內容重構🧑🏼🦲;實踐驅動,通過理論-實踐深度融合式教學、證據導向的項目式學習和學生眾籌軟件開發激勵等方式,變革教學組織。面向交通戰略人才培養目標,在教學全過程中厚植科技報國情懷、培養大國工匠精神、強化工程倫理意識🛅。本課程實驗工具🚣😳、教學資源及教學模式在兄弟院校進行了大範圍推廣🏄🏿,受到廣泛好評。
流體力學與液壓傳動
主講教師:陳羽
“流體力學與液壓傳動”是車輛工程的專業基礎課,講授流體力學和液壓傳動的基本概念、理論、方法及其應用。針對基礎課理論知識與工程問題難對應、解決復雜問題能力難提升🟢、專業課學習與未來發展難匹配的問題⏫,課程以“工程牽引、虛實融合、願景驅動”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工匠精神和家國情懷。課程入選上海市本科重點建設課程(2018)、上海市一流本科課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2023)👼🏽。近5年,累計授課702學時🖱,修課學生超900人👠。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3/43/CB/B29E103C4B71733E16285490C03_4A4467B5_17A04.jpg)
二等獎
文化遺產概覽
主講教師:黃松
“文化遺產概覽”是“人文經典與審美素養”模塊的全校核心通識課程,依托全球共享的文化資源🧖🏽♀️🧑🎤,致力於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古為今用的能力。課程團隊圍繞新文科建設要求,提出了“文明互鑒、博古通今”的教學理念,采用情境教學挖掘遺產內涵,為學生提供“想學”的鮮活示例👌🏻,提升“能學”的認知維度,提高“會學”的品鑒格局,通過“通專融合、科教結合👨👧👧、思政契合”的大通識教育👩🏽🍳,賦能新時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課程於2017年獲上海市精品課程、2023年獲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
中文信息處理
主講教師:衛誌華
“中文信息處理”是計算機類高年級本科生的專業選修課。該課程所講述的中文信息處理技術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重要分支,是實現智能交互的核心技術👩🏽🏫,在智能化時代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課程團隊通過設計以挑戰性問題為引領的算法理論體系🕵🏼♂️,構建以遞進式案例為載體的創新實驗體系,建設“產教學研用”融合的數字化育人平臺,打造知行合一能力內化的課程思政模式,形成“問題引航,案例驅動,產教融合”的教學創新方法🏘,先後獲批上海市精品課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線性代數
主講教師:張莉
“線性代數”是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課🔚,也是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在多年的線性代數課程改革與創新中,課程團隊建立串聯式知識框架,整合多元教學資源🛜,采用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帶領學生重走知識的發現之路。經過持續的教學改革創新,團隊打造了線上線下多維聯動多層融合的教學生態,並收獲了顯著的教學創新成效,持續提高了教學質量👝,形成了顯著的輻射示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