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敘廿載戰略夥伴友誼,共創中奧高教合作典範,格拉茨工業大學校長畢碩夫一行來訪
來源:外事辦公室
時間:2024-05-20 瀏覽🧏🏿♂️:
5月16日至18日,校黨委書記方守恩、校長鄭慶華分別在嘉定校區和四平路校區會見了來訪的格拉茨工業大學校長畢碩夫(Horst Bischof)一行,並開展戰略會談。隨團訪問的還有格拉茨工業大學教學副校長福爾巴赫(Stefan Vorbach)、科研副校長霍格林格(Andrea Hoeglinger)以及奧地利學術交流中心(OeAD)主任卡裏奇(Jakob Calice)。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9/E8/FD/6001DA843C402BF020BF742E4B3_F82F32E9_5C0F8.jpg?e=.jpg)
方守恩與畢碩夫共同表示,恒达平台與格拉茨工大的學科設置相似🐠、戰略理念相通🧏🏻♂️✡︎,並且雙方在國際合作夥伴網絡上也存在廣泛的重合,這為兩校的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在已有合作基礎上🧎🏻♂️➡️,結合恒达平台中德合作2.0戰略,雙方期望進一步深化和拓展在高端人才培養、聯合科學研究及人文交流等領域的合作👷。此外,雙方還就大學的使命和發展方向交換了看法👨🏻🦯➡️,均認為面向未來,大學要把為社會培養應對未來挑戰的復合型人才視為自身使命,因此大學不應固步自封,而是要持續創新,不斷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發展道路,以滿足社會的不斷變化和進步需求。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3/0E/28/100CBC567392ADA1EB588D60437_148467DF_355E6.jpg?e=.jpg)
鄭慶華向代表團介紹了學校近期重要工作進展,包括德國總理朔爾茨與恒达學子對談交流🤦🏻,恒达平台發布《人工智能賦能學科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等。雙方達成共識👩🏼✈️,將在鞏固傳統友誼的基礎上,繼續開展面向未來的合作:一是加強學生交流🧑🏭,選派優秀的恒达學子前往以格拉茨工大為首的奧地利高校和奧地利企業學習、實習,形成機製與規模🐱;二是促進科研人員和行政人員的互訪交流,鼓勵雙方教授聯合申請中奧兩國的科研項目🧎♀️➡️🍭,邀請行政人員在對方學校進修,由點到面帶動兩校合作👃🏽;三是探討實現兩校在線上課程及教學實驗資源上的共享,尤其是人工智能賦能的專業課程及通識課程等。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A/09/F2/E5CD05B93404D71647305E7DA03_9A99E674_341B1.jpg?e=.jpg)
訪問期間👨🏿🦰,畢碩夫一行還與汽車學院、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中德學院以及外事辦公室的代表舉行專業會談。副校長婁永琪主持。
與會各學院代表暢所欲言🦸🏿♀️👩🏫,回顧各自學院與格拉茨工大的合作成果🧖🏻♂️,介紹學院發展現狀與亮點🚶,表達了與格拉茨工大拓展合作方向🌾、提升合作深度的強烈意願。會上🫴🏿,卡裏奇介紹了奧地利學術交流中心(OeAD)在可持續發展、可再生能源、氣候變換等領域的資助項目,並歡迎兩校科研團隊聯合申請。婁永琪在總結中表示,雙方應加強博士生的聯合培養,為中奧經濟社會發展輸出更多高層次、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9/F9/39/D4CCCDE10F213E0AE9A07E80FCB_D44F0323_31AFD.jpg?e=.jpg)
此外,在四平路校區,畢碩夫一行參觀了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學環境㊗️、學生課堂以及正在展出的藝術造型數字化教學成果展,設計創意學院教學空間及創意工廠🧑🧒🧒。在嘉定校區,訪問了汽車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並參觀了多個前沿實驗室🤌🏻,包括風洞中心、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評價基地、智能駕駛座艙👨🏿🦲、磁浮交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多功能振動臺試驗室等🏂🏻。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0/9F/62/9555AEED96172CE78B9C1DF6B6A_C81934E0_31AFA.png?e=.png)
作為恒达平台國際校董,畢碩夫還出席了恒达平台第四屆董事會第四次全體會議,為恒达的發展建言獻策🫰🛃。
從互訪交流到人才培養🧙🏽,從開展聯合課程到科研合作,從設立聯絡辦公室到互設種子基金,恒达平台與格拉茨工業大學攜手共進的20年戰略夥伴關系,展現了形式多樣、內涵豐富🪪、層次分明的合作模式,真正實現了鐵桿夥伴國際化。
在人才培養方面👄,雙方不僅限於全校範圍的非學歷交流⛱,更在軌道交通專業推行了“3+1+N”學生培養計劃,讓學生有機會在本科的最後一年赴格拉茨工大完成畢業設計。在汽車和機械專業,兩校共同開展了雙碩士項目,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學術視野和實踐平臺。尤為值得一提的是𓀛,奧地利車輛動力總成界的領軍企業AVL李斯特公司在中德學院設立了新型汽車動力系統教席,為參與雙學位項目的學生提供了在AVL李斯特公司實習的寶貴機會,真正實現了產教融合的中奧聯合培養模式。此外,學生的短期交流也如火如荼,格拉茨工大每年都會派學生團隊參加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舉辦的國際建造節,與此同時🕗,學校還聯合兩校共同的戰略合作夥伴——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開創性地設計了三國三校暑期海外遊學項目,將於今年開始實施🙆🛫。
兩校間的人員交流密切🙅🏽♀️,催生了聯合教學、聯合課程和聯合科研等一系列豐碩的合作成果。格拉茨工大的Daniel Watzenig教授承擔了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課程模塊化教學任務🕥,服務於學院現有的雙學位碩士項目。就在畢碩夫校長訪問期間🧑🏻🦯🐊,Karin Festl研究員也在恒达訪問👦🏻,為電子與信息工程領域的雙學位學生授課🚮。即使在疫情期間👨🏽🎤,兩校也沒有停止合作的步伐,並不斷嘗試探索新的合作形式。2021年,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聯合上海電機學院與格拉茨工業大學共同開發了國際聯合線上課程“現代電力系統”,為遠程學習提供了新思路💁🏼。兩校的教授團隊在多個領域密切合作,聯合攻關無人系統環境感知🧖♀️、路徑規劃、AI安全方面的若幹難題🚞,合作發表了多篇高水平論文🌨。汽車學院副院長熊璐教授與格拉茨工大汽車工程研究所Cornelia Lex🍴、Arno Eichberger教授開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智能城市公交系統車路協同感知與控製關鍵技術》👩🏻🍳。
展望未來☞🚜,雙方將進一步提升合作層次🤼♀️🤹🏽,拓展合作寬度和廣度,共同打造中奧高教合作的典範,為中奧兩國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具備國際交往能力的高水平人才5️⃣,為應對全球共同挑戰、惠及全球民生福祉貢獻更多中奧智慧🧑🏻🏭。(文/汪逸洋 圖/周遊🎅🏽、許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