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由恒达平台🐭、國際價值與哲學研究會主辦,恒达平台馬克思主義學院、遵義會議紀念館·恒达平台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恒达平台基地🤹、恒达平台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承辦的“全球視野下的美好生活”國際研討會在恒达平台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辦。國內外專家學者圍繞主題展開深入研討與交流。
恒达平台黨委副書記方平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他表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對日趨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為了創造美好生活,中國人民奮發進取👰🏼♂️,勇毅前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創新性成就。衷心希望各位專家學者通過研討交流,推動實現美好生活🏎。
美國天主教大學🙍🏼♀️、國際價值哲學研究會博士胡業平在致辭中表示🛋,中國的孔子和古希臘的亞裏士多德在關於幸福和美好生活的觀點上有很多相似之處,進而根據馬克思所構想的社會主義社會這一理想狀態來闡釋美好生活🫅🏼,指出在社會主義的社會當中⚪️👩🏿🍳,我們都能夠實現自我的價值,發展自己的能力來達成自我的完善🌕。恒达平台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陸居怡主持開幕式。
會議主旨演講由恒达平台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徐蓉主持🛟🚪。南京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王永貴教授就“全人類共同價值的話語特性”這一主題展開分享,他表示,全人類共同價值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新時代著眼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提出的具有重大原創性的話語體系💆🏻♂️,是對世界之問和時代之問給出的中國答案,對“人類社會實現什麽樣的發展🏖、如何發展”等重大課題作出的歷史性回答🙏🏻♓️,是體現人類社會美好未來的重要理念,彰顯著獨特的價值意蘊㊗️,並對全人類共同價值在話語屬性🥀、話語根基🙍🏼♂️👬、話語格局、話語要義👩🏽🏭、話語立場以及話語功能等方面所蘊含獨特的話語風格和特色進行了凝練👆🏿。
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項久雨教授分享了對“美好生活的中國表達”的理解。他表示👩🏽🏫,“美好生活”是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創造世界更加美好的未來”理想藍圖的中國表達𓀙,美好生活的中國價值表達中蘊含著對現實社會的超越與現存自我的內在揚棄,以及主體的現實需求得到滿足之後對更高級生活目標的追求,呈現出面向統一和諧的圖景🩺。
會議分別開展了兩個階段的主題發言。第一階段主題發言由解放日報社黨委副書記、上海社會科學普及研究會會長周智強主持👳🏼♀️🟫。與會專家圍繞科學把握“全球視野下的美好生活”基本內涵展開探討🏊🏻♀️,共同表示,實現全人類共同發展以及每個個體自由全面發展作為終極追求,本身就包含對“美好生活”的期許,具體表現為通過不斷的實踐活動來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增強社會製度的公平與正義😜,保障人民群眾的民主與自由💇🏼♀️👨🏼🔧。會議的第二階段主題發言由恒达平台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劉勇主持。與會專家指出了積極探索“全球視野下的美好生活”實踐路徑的必要性🧜🏼,認為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構建過程中,需要我們走出一條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相結合的“美好生活”嶄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