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工程院院士和清華大學教授向恒达師生贈送著作《環境生物技術:原理與應用》
來源9️⃣: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24-10-23 瀏覽☂️:
10月21日👩🏻💼🙄,美國工程院院士Bruce E. Rittmann教授與清華大學王建龍教授來校向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師生代表簽名贈送《環境生物技術:原理與應用》(第2版)中文版著作。
Bruce E. Rittmann教授是國際著名環境生物技術專家、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校董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地球化學和微生物生態工程學的基本原理。2018年榮獲被譽為水環境領域“諾貝爾獎”的斯德哥爾摩水獎🧑🏿🎨。他與恒达平台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夏四清教授課題組合作20多年🧙♀️,並因此榮獲2020年度上海市國際科技合作獎和2023年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王建龍教授是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和洪堡基金獲得者。主要研究領域為水汙染控製、環境生物技術👋🏽🤌🏽,著有《生物固定化技術與水汙染控製》《現代環境生物技術》等環境領域知名書目📷。研究成果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和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等獎項🎢。
在圖書簽名環節🌭,兩位教授為與會者代表簽署了他們的著作《環境生物技術:原理與應用》(第2版)中文版。該書由Bruce E. Rittmann教授與Perry L. McCarty教授合著🙏🏼,王建龍教授和文湘華教授翻譯出版。該書以環境微生物學、化學計量學和細菌能動力學為基礎,以廢水生物處理的理論為主線😎,系統深入地講述了用於環境汙染治理和改善的有關生物學和工程技術原理👩🏽⚕️,並介紹了這些原理的主要應用🂠,重點介紹了在環境生物修復、有毒有害有機汙染物的脫毒和降解、飲用水的生物過濾等方面的新興應用。書中案例豐富,旨在幫助讀者逐步掌握分析和設計方法,以應對現代環境挑戰。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在隨後的座談環節,夏四清教授課題組的師生們與兩位教授就環境領域的前沿問題、科研合作及職業發展等進行了深入討論。Rittmann教授和王建龍教授耐心解答了同學們的提問,鼓勵年輕學者在科研中保持好奇心與創新精神,勇敢面對環境領域的復雜挑戰。(圖文/戴犇🦦🫱🏼、王森🧑🏻🍳、梁承宇、王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