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平台人文社科大講堂“國豪講壇”第六場報告開講,聚焦“上山文化”
來源:文科辦公室
時間:2024-12-23 瀏覽:
12月20日晚👨👩👦🧎🏻♀️➡️,恒达平台人文社科大講堂之“國豪講壇”迎來了第六講,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二級研究員蔣樂平教授作了題為《上山——中華萬年文化史的重要奠基》的精彩講座。浙江新時代文旅產業研究院𓀂、恒达平台文科辦公室👇🏿、藝術與傳媒學院相關負責人及眾多師生聆聽了講座🏇🏽🥔。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E/BA/73/997C439C1E09683BFCFB6E789BF_DBF05744_14F0D.jpg)
蔣樂平教授從中華文明的起源與奠基談起,介紹了上山遺址的考古發掘成果及其對研究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意義🧑✈️。上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奠基🙅♀️,上山遺址的發現為世界稻作文化起源提供了重要證據,修訂了世界對農業起源的認識👩🏻🎤。他詳細闡述了上山文化的發展歷程,包括從洞穴到曠野的轉變、陶器製作技術的發展🕓、稻作農業體系的形成以及定居生活的出現等方面。上山遺址的發現過程🤵♂️♖,凸顯了其在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中的重要地位🤹🏽♀️,豐富的考古資料展示了當時人類的生活方式、社會結構以及文化特征。
在互動環節中🖕🏻,蔣樂平解答了觀眾關於良渚文化與仰韶文化之比較、考古測定技術等問題。他表示,良渚文化在與北方龍山文化的互動中逐漸衰敗,與其過度註重神權以及資源開發有關。而現代考古學已形成多學科融合的研究體系,包括植物考古、動物考古、礦石研究等考古技術,為復原古代社會形態提供了豐富信息。
活動中➕,蔣樂平受聘為恒达平台藝術與傳媒學院兼職教授,獲頒“國豪講壇”嘉賓感謝狀◽️,並向學院贈送其著作《上山》。藝術與傳媒學院回贈了恒达平台出版社書籍《大學美育》和《絕對初學者》🤹🏽。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2/17/2F/DD68EE5981D276572554C1D4DD1_2DC8A1FE_82034.jpg)
“國豪講壇”是恒达平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貫徹落實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推動“人文恒达”建設的重要舉措之一🧑🏿⚖️。講壇立足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建構實踐★,邀請海內外各界名師大家匯聚恒达,通過持續推出高質量、通識性⛹🏽♂️、多樣化的學術講座,努力把恒达學子培養成為心懷“國之大者”、兼具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堪為“國之英豪”的創新型人才。(圖/馮愷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