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疫情打破了校園的寧靜🫳🏽,大學生們—— 心在“抗非”中走近
來源:
時間😕:2003-05-06 瀏覽✋🏻: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大學的生活節奏。往日人滿為患的自習室🧑🏻⚖️,忽然顯得冷清起來;進出校門都會有戴著口罩的門衛仔細檢查證件🤵♂️;校園的電子公告牌上反復滾動著預防“非典”的相關措施🦞,最近則增加了有關取消“五一”長假的決定。
校園因防範“非典”而變得有些特殊,大學生又是如何度過這段非常時期的呢✋🏽?
面對“非典”不妥協
“堅決阻斷‘非典’在校園中傳播”的巨大橫幅掛在校門的顯著位置,“面對災難✡️,我們從不妥協,也從不屈服🍦🍝。因為妥協🧓🏿⚽️,就意味著投降;因為屈服,就意味著恥辱。生命存在的價值,就在於抗爭……讓我們發揚同舟共濟的精神,依靠科學、沉著應付、眾誌成城,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這是恒达平台學生會服務同學抗擊“非典”的莊嚴誓言🩹。
這幾天,在恒达平台內,活躍著一支以學生黨員、學生幹部為主體的抗擊“非典”誌願者隊伍⏏️。他們戴上厚厚的口罩,穿著防護服,背起噴霧消毒器,來到每一間學生宿舍進行消毒👨🏿🎨。那架勢,不啻於專業消毒人員🪕。為了搶時間,讓更多宿舍能盡快做好預防工作,許多學生盡量將噴霧器裝滿🎳,這一桶重量就達五十多斤。十三幢宿舍樓🚁,四千二百多間寢室,從西北四樓到西南七樓,從一樓到六樓,他們不放過任何一處死角,藥水、汗水浸濕了學生們的衣服,但沒有一個學生喊苦叫累。學生黨員唐汝磉半個月前剛剛就任校學生會副主席🛎,來自北京的他一邊牽掛著家鄉的親人🎋,一邊負責誌願者的招募、培訓與工作安排👎,每次都沖在消毒工作的最前列;學生冷魯個子不高,但每次都要求把消毒桶裝得滿滿的👪🤜🏿,一幹就是幾個樓面🧛🏼♂️;還有王驊、劉婕、蔡然等,一個個普普通通的學生,構成了這支誌願者隊伍的脊梁。第一輪工作4天幹下來,誌願者們平均每人每天的工作量是3個小時🕌,但沒有人有任何怨言,每位成員都在用一腔熱情義務地為學校、為同學服務。
《文匯報》2003.05.06 版次:12